一踏入青年公园大门,热烈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先生,请您扫一扫这个二维码。点击关注‘广州青年’微信号之后,马上就可以获取场刊,了解我们项目的详情了”。
一名女孩笑意盈盈地快步走来,手上拿着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卡片,“我们是广州市晨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希望您能为‘四叶相伴 助苗成长’——青少年戒毒帮扶计划项目捐资,这个项目旨在帮助戒毒青少年融入社会。”女孩正热情地向前来参会的爱心企业家、热心市民、志愿伙伴推介自己的项目。
近日在广州青年公园举行的第五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暨第三届广州市青少年服务项目创意大赛,由团广州市委、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民政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广州志交会开幕式上,由团广州市委指导成立、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具体运营的广州青年社会服务项目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正式在青年公园挂牌。各指导单位、主协办单位领导嘉宾,爱心企业家代表、参展组织代表、志愿者、获奖精品项目代表和热心市民代表逾3000人,共同参与了这场志愿公益盛宴。
团市委社工部部长、市青宫常务副主任梁雄文介绍:“举办志交会旨在搭建三个平台:一是信息资源对接平台,破解青年社会服务‘三要素’(人、项目、资源)不对称的难题;二是搭建青年社会参与平台,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提供路径;三是搭建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平台,服务青年成长发展,引导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
梁雄文表示,“我们希望借助志交会这个品牌,切实推动青年社会服务生态系统的完善,使参与各方在志交会这个平台上实现共创、共享、共赢,推动行业信息对称,培育发展优质服务组织,提升项目服务能力,为党政部门发现、挖掘和储备青年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创造土壤。”
62精品项目签下1062万元大单
据悉,2011年,团广州市委将市场经济领域的成功经验引入社会建设领域,创办“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品牌,有效破解了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和资源科学配置的难题。4年来,志交会一直精益求精,着力推动受资助青年社会组织成长、不断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志愿时”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对接平台;项目推介会为爱心企业家与心水项目牵线搭桥;志愿者学院精心设计个性化管理培训课程;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提供全流程的专业指导;第三方权威机构全程监管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据统计,前四届志交会共筹集社会资源7291万元,资助1646个社会组织的1955个优秀项目。2014年,志交会更首次从区域性志愿服务交流活动升级为全国性青年志愿服务展示交流合作平台。
2015年,广州志交会再次将服务聚焦,围绕青少年服务六大领域,选取14个重点服务方向,跨界组建公益圈,推动青年社会服务项目孵化常态化、青年社会服务公益项目管理专业化、爱心资源筹措社会化;同时,线上持续深化志愿时系统,线下创新打造广州青年社会服务项目交易所,拓展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阵地版图,不断完善广州青年社会服务生态系统,真正实现了志交会的永不落幕。
记者在现场看到,组委会分别组织了项目展示、现场签约、主题沙龙、公益体验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据统计,2015年通过“志愿时”志交会主题网站提交报名的项目达366个,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只有62个公益精品项目获得现场展示的入场券。截至志交会闭幕时,62个入选第三届青少年创意服务项目大赛的精品项目全部成功签约,获得爱心资助金额1062万元。
合地集团董事长潘开广是志交会的常客,每年都会资助一个到多个项目。他说:“本届赛会筛选出来的项目更具有竞争力,许多项目是经过前期几个社会组织内部整合包装的升级版,值得期待。”
此外,2015年移师重庆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重庆交流会上,广州共青团携11个精品项目参会,最终,“羊城公益咖啡馆”、“广州志愿者组织V领导力提升计划”、“融爱计划”环卫工人子女课业辅导项目、“行走的助残盒子——助残志愿服务标准化课程推广计划”4个项目喜获全国金奖,其余7个项目获得全国银奖。
青年社会服务生态链再添“重要一环”
记者发现,志交会举办5年以来,除了参展组织和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主办方的办会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从倡导志愿精神,到搭建“志愿市场”,再到专注青少年服务领域,最后落脚到精品项目的培育孵化,推动志交会朝着更广泛、深入、专业的方向发展。
广州志交会开幕式上,由团市委指导成立、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具体运营的广州青年社会服务项目交易所挂牌。据梁雄文透露,主办方未来计划将其打造成为志交会的线下常态化综合服务平台,为青年社会服务项目提供评估培育、资源对接和监管督导服务,让项目和社会组织在休会期也有“门”可循,真正实现了志交会的永不落幕。
据了解,交易所下设评估中心、市场中心、监管中心三个具体业务职能部门。评估中心主要负责制定项目准入评估机制,对入所项目进行能力评估,并为入所推介项目配备三师团队,对项目进行包装和提升;市场中心则主要负责制定公益项目交易规则,通过每季度举办路演活动等形式,为项目和社会资源之间牵线搭桥,实现项目、资源常态化合理高效匹配,搭建项目与资源的线上及线下对接平台;而监管中心则担负建立受资助项目跟进维系机制,开展项目各方后期跟踪评估,实现项目再优化,同时为新项目开发及资助提供发展导向和建议意见。
多了交易所这个平台,广州共青团依托志交会对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将更加系统化。在众多线下孵化阵地当中,广州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是个“大管家”。该基地以“孵化、培育、链接”为服务定位,致力构建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资源链接拓展、项目交易落地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入驻伙伴提供行政支持、政策咨询、能力建设、资源整合、项目实践、伙伴协同等大管家式服务,致力打造广州青年公益梦想家园。据统计,孵化基地现已凝聚超过2000家青年社会组织,吸引141个组织入驻接受孵化,入驻组织分为公益支持类、兴趣团体、青少年服务机构、社工机构、草根组织5类,2015年累计开展伙伴日、公益咖啡馆、微步计划、悦读分享会、专家问诊日、青年社会组织团建等各类活动超过百场次。
与此同时,志交会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培育孵化青年社会组织的经验模式在广州市各区生根发芽。青年社会服务品牌、联盟、阵地遍地开花,如越秀区“创益越秀”公益创投活动、海珠区“HI公益部落”、南沙区“团青汇”、荔湾区青年公园、天河区“兴青年”、从化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特色赛场和服务阵地,作为青年社会组织不断提升自我的试验田和青年社会服务项目的线下来源,正在全市青年社会服务版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深耕公益圈共建青年社会服务生态系统
2015年广州志交会继续搭载第三届广州市青少年服务项目创意大赛,“以赛促会”。与往年不同的是,在围绕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文化体育、婚恋交友、成长成才、就业创业六大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岭南文化、法制宣传、就业创业扶持、社区教育等14个重点方向,通过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公益机构、企业、研究机构、服务需求部门等社会各界的优势资源,组建各自的公益圈。
“我们尝试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公益机构、企业、研究机构、服务需求部门等社会各界的优势资源,通过对公益圈内优秀公益项目的复制、推广,带动同领域公益项目成长,进而促进同类青少年社会服务社会支援网络建立,建立自我培育、自我竞争、自我发展的公益生态圈。”梁雄文表示,公益圈这种创新形式将进一步畅通青年社会服务供应方、支持方、需求方和参与方常态对接渠道,由公益圈中的各类参与者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共建生态系统。
目前,14个公益圈已吸纳到近四百个单位、机构、企业、团体、社会组织加入,其中既包括“老广新游”这样的商业团队,有星火社会服务发展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也有广州市青年设计师协会这样的行业协会组织。此外,报名参加本届志交会的所有组织和机构都已加入,成为彼此的“圈友”。
“加入公益圈之后,我们不仅和其他同类型的公益组织取得了联系,还认识了很多其他领域机构的人士,感觉自己不再单枪匹马开展活动,还有其他组织加入,协同合作,资源对接也更加顺畅。”加入了岭南文化公益圈的古粤秀色组织负责人说。
在公益慈善研究专家、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传播总监周如南看来,广州志交会呈现出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跨界整合资源的公益思维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着公益事业的发展格局。
“以前是活动式的、浅层的公益,现在更多的是比较深层的深度公益、长期公益和持续公益。”周如南认为,第五届志交会创造性地将“公益圈”的概念引入青年社会服务生态系统,超越了以往几大服务领域的分类标准,是对服务群体和资源链接更加精准的细分,其体现的是青年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专业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