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6日电(通讯员邱明月 张奥博)“关于冬天,您有怎样的回忆?是漫天的飞雪,美丽的着装?还是温馨的小家,是那些关于爱的美好瞬间?可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冬天没有温暖的衣服,只有握不住铅笔的双手,让人心酸的皲裂和冻疮,单薄的衣服下切肤的寒冷。”
“您好!我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志愿者!冬天到了,我们正在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筹备过年礼物,可以耽误您几分钟了解一下么?”在吉林市河南街的大润发商超里随处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尽管吉林12月份的天气非常寒冷,但是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和东电社会工作者协会青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商场里最靓丽的风景。
“善行100”活动倡导志愿筹款100小时、提供资源100小时、捐赠善款100元的慈善参与模式,鼓励更多的个人、企业、机构发挥各自所能,参与慈善和公益,一起行动,消除贫困。自2012年起,每年11月-12月的每个周末东北电力大学都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吉林市大润发商超开展爱心劝募行动,让温暖和幸福陪伴孩子们的冬天,活动自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向贫困小学生捐助温暖包裹的梁阿姨对记者说:“通过这种一对一的捐助模式,我在捐款后可以获得受益人名单,知道自己的钱帮助了谁,标准的包裹内容让我知道自己的钱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种透明的方式使我更愿意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我知道我真的帮助了那些孩子。”
“我们在活动中不仅劝募那些爱心人士为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捐赠爱心包裹,我们这些参与活动的每个志愿者也都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了100元的包裹,虽然我们现在的能力还有限,但还是希望能为他们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建筑工程学院郭鑫同学对我们说。
本次活动的指导教师张学亮意味深长的对记者说,“我们捐助的对象是云南彝良县、宁夏海原县、青海同德县、四川美姑县、内蒙古扎赉特旗、新疆吉木乃县等西部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冬天的时候他们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只能穿着单薄的衣物回家,也许一副手套就能让他们的小手告别冻疮,一条围巾就能让寒风不再钻进他们的衣领,一件羽绒服就能让严寒中的他们不再颤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生和爱心人士加入到这个公益活动中来,用行动和爱去充满温暖孩子们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