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项目的15名中国大学生代表之一,我很荣幸能到英国观摩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心情十分激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中英两国青年交流交往的重要性。”9月17日上午,伦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年级学生胥佳在圆桌会开始前的交流环节中,向在场的中英双方代表表达了心声。胥佳与另外29名中英大学生领袖一道,观摩了第五届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闭幕式。
青年交流是亮点
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是此次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本届圆桌会的52位青年领导者来自中英两国政治、学术、企业、文化等各领域。圆桌会围绕“建设中英创新创业领域伙伴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对解决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议。
全国青联副主席周长奎在圆桌会上表示,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举办5年来,不仅取得了大量的思想交流成果,更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与信任,为下一步开展两国青年持续交流与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圆桌会结束的当天下午,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在位于格林尼治的旧皇家海军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英共同应对国内和全球挑战”,议题包括卫生、教育、文化和创意产业、科技、体育、旅游、青年交流和区域参与等八个政策领域。其中,青年交流是此次交流机制会议的一大亮点。
30名中英大学生代表不仅出席了圆桌会,也列席参加了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并与中英两国部长进行了互动交流。在互动环节,中英两国大学生代表分别就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话题,向两国部长提问。武汉大学的蒋一智同学以BBC的纪录片《中国式教学》为例,提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认知差异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于“中英两国如何在教育领域更加深入地交流,如何相互间实现优势互补”作出回应。他表示,中英两国的教育交流项目正在进行,且中英两国教育各有所长,英国希望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国也需要向英国取长补短,中英在教育领域应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据了解,中英两国正在推进校园足球的合作与交流。会议期间,中国大学生体协、国家留学基金委和英国文化协会签署通过校园足球促进体育教育的框架协议。此外,英方表示,英国非常愿意与中国分享其在足球训练方面的专业经验,并希望成为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要合作伙伴之一。
思想交融激发青春火花
2015年也是“中英文化交流年”。此次参加“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项目”的15名中国大学生代表和15名英国大学生代表,都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中英大学生领袖创新体验营”项目也是今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的配套活动之一。
该项目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携手中国高校国际交流社团联谊会,与英国共同目标基金会共同主办,银联国际作为此项目的战略合作伙伴及独家赞助方,给予全程支持。
15名中国大学生与英国共同目标基金会选拔的15名英国大学生一起,在英国参加了以领导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智慧城市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30名中英大学生领袖拜访了世界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的工程顾问机构之一的奥雅纳公司。中英大学生还分赴私营企业、非营利机构、高等院校如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学习并开展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外,中英大学生还前往加的夫(Cardiff),拜访了威尔士政府,分别参观了威尔士的国民议会、设计委员会、博物馆、国家剧院以及威尔士皇家戏剧音乐学院。
几天来,30名中英大学生同宿同行,不仅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也加深了友谊。外交学院的黎毓珊表达了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行程短暂,却收获满满。”她说,“我们从教育、文化到商业等各个领域了解‘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在伦敦学习‘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又赴加的夫亲身体验智慧城市。每次参观学习后的小组讨论,我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分享彼此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和建议,每次交流与分享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谈到参加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的感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维皓说:“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三次会议是我参加的第一场高级别的外交会议。从与刘延东副总理亲切的对话中感受到国家对青年的殷切期待,从两国各部长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和共同进步的决心。”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交流机制会议上引用了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吴维皓说,“我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恰如刘延东副总理在会上所说,‘青年有梦想,国家才有希望’,本次会议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眼界开拓,也是一种责任启发。青年的未来起步于相互间的认知和了解。”
来自中南大学的石坚在参加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后,也表达了他的激动心情。他说:“我感到青年是生机与活力并存、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希望能够通过交流、学习,与英国的青年相识相知、互学互鉴,促进两国青年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英友好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青年应有的贡献。”(戴长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