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阳光公开课:“互联网自由与安全”博士论坛展开

发稿时间:2015-11-30 14: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30日电(通讯员杨凯)11月28日,“阳光跟帖”行动品牌项目“阳光公开课”在人民大学再度开讲。此次公开课立意新颖,注重形式创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现场的近百位人大博、研师生与200余名热心网民通过微信群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

阳光导师李伟精彩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央视新闻”新媒体策划、评论员、项目负责人,阳光跟帖导师李伟先生发表了《正面言论与独立思想》的主题演讲,并列举互联网管理中的典型案例,呼吁网民“理性思考、全面认识、勇于发声”,传达“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引发全场师生共鸣,博得热烈掌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跨媒体实验课程教员,《首都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研判师翁之颢主讲的《我国目前的新媒体管理体系介绍》,从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国家管理体系、行政管理、行业自律、自律公约等6个角度详细解析了“为什么要对互联网进行管理”、“我国是怎样管理互联网的”,深受人大师生好评。

  腾讯互联网安全项目经理、腾讯安全管理部“网络黑产”项目组负责人冯凌云将最贴近大学生们日常生活的网络安全知识带到课堂上。针对当下智能手机时代中关于“QQ诈骗”、“画皮诈骗”等一系列“网络黑色产业链”进行了生动的解读。这些网络安全知识引起了现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师生们表示非常需要这样生动系统的讲解,大家可以对网络中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现场讨论环节更是吸引了人大学子的积极参与,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人大新闻系2015级博士郭靖宇和张朝阳参与了话题“沉默螺旋”的讨论,表示“日常生活中在网络发言中遇到这种情形”,“网络疏导是主要的,并不是说你有什么办法来遏制他,遏制这个方式是不对的,他有一个缓释阀的作用”,“它在特有的环境和语态下形成自我的疗愈自我的释放自我赋权。”人大新闻学博士陈辉和陈静,则针对“塔西佗陷阱”进行了激烈探讨。陈辉表示“不相信塔西佗陷阱存在”“网民更多是一种诉苦水的心理,另外就是媒体或者一部分知识分子,想借助这个概念让政府警醒,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陈静表示在信息不明的情况下,“关于社会安全的方面的,还是会相信官方媒体”,“政府带领社会往更好的方向走,需要民间对官方的理解,虽然官方有缺陷需要补足,但是在我们学界也有这种共识,我觉得我们的舆论一致,那么共同来推进社会进步就会更有希望。”

阳光导师李伟主持“沉默螺旋”讨论

  在“公开课”开始前,网民便在微信群里积极讨论,把自己关注的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发到了群里,“当你的朋友和同事在朋友圈里对你的政治观点表示质疑或否定,你还会自由发言吗?”引起网友深思;“公开课”中通过微信群直播互动,网民探讨激烈,“现在的微博越来越频繁的出现道德绑架的情况,还有各类微博达人,网红们的一些不正当、偏激、炒作甚至造谣的言论引起的莫名的争论和开撕以及骂战,还有出现的好多跟风和再一次伤害”,“互联网时代下的主流价值观的构建和必要的道德法律基石需要奠定了,我们捍卫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一个人的,是所有人的自由”;“公开课”后,参与微信互动得奖的学生感言“奖品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听一次这么有深度的‘阳光公开课’”,“现在网络上有许多言论和事件都是设计出来博人眼球的,如果大家盲目跟风评论的话,最后很有可能会伤害到当事人,‘阳光公开课’让我意识到以后一定要仔细甄别网络上的传播陷阱,理性评论发声,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阳光公开课”的开讲,不仅让青年人们尤其是大学生们意识到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也加深了对网络安全的全面理解,充分认识到清朗网络的构建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参与,才能建立并遵守等同于现实社会的网络公德。公开课后,现场师生与线上互动网民积极表示愿意加入“网络文明志愿者”,承诺文明上网并带动身边人,让网络充满阳光。

  “阳光跟帖”行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支持,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起旨在倡导“广大网民理性评论、文明跟帖,抵制网络暴力,共建网络道德”。

  “阳光公开课”将持续在全国多所高校进行宣讲,明年将制作成为《阳光公开课》系列中小学以及高校教材读本,用于指导广大青少年网民合理处理网络暴力,理性评论文明跟帖,积极共建生态健康网络空间。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