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阳光跟帖”行动品牌项目“阳光公开课”在北京交通大学首场开课。无数师生积极参与签名,并承诺从自身做起“抵制网络暴力”,倡行“阳光跟帖”文明行动,“美化共生网络家园”。
互联网的春风吹向自媒体的山头,重塑了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权格局,每个人都拥有了可以在舆论场上进行话语表达的权力,这象征着言论自由的巨大进步。今年“九三大阅兵”当日,一个微博署名“周顾北的周”的网友,在新浪发了一条内容只有七个字的微博“这盛世,如你所愿”,并且在配图里使用了周恩来总理布满期望眼神的一张黑白照片。短短一天时间,转发量达93万,评论、点赞量达79万。事实上,在诸多热点事件中,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其辐射面和扩散速度都表现出相对传统媒体更强大的优势。
网络无疑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渠道,多元声音的充分交锋,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共识、扩大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同时,也纵容了网络谣言、情感泄愤、话语谩骂、个人隐私泄露等不良社会问题的出现。不看新闻看评论,已经成为当下不少人的网络行为惯性,规范新闻跟帖,呼唤网络回归理性表达,能够帮助青年人在喧嚣的网络空间克服从众心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近,由中央网信办和团中央支持,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起的“阳光跟帖”行动便旨在倡导“广大网民理性评论、文明跟帖,抵制网络暴力,共建网络道德”。
阳光跟帖,呼唤的是理性表达和宽容心态。笔者注意到,很多网络谣言的信息源并非来自权威报道,而是有人在跟帖中故意搅混水,一些耸人听闻的虚假信息在网民从众心理的作用下,迅速呈几何级数爆炸式扩散传播。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当突发事件来临之时,本来公众的注意力应该聚焦在救援上,可是一旦跟帖中出现一些诸如工程款贪污之类的谣言,舆情转向便成为必然,一些人趁机煽动民怨、谴责政府、抨击体制,借此转移问题焦点。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是政府公信力下降所致,然而在笔者看来,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体制内”被标签化和污名化;网民受“坏消息综合症”所困,更倾向于认为负面信息才是真相;网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偏听偏信。
互联网的自由和开放特征,决定了它更容易成为网民情绪宣泄的平台,以及观点自由交锋的阵地。阳光跟帖的目的,并不是要将互联网打造成为只能说好话、只能允许一种声音的单极空间。在多元舆论生态下,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引导网民理性思考、文明发声,在多元价值体系中凝聚最大共识,成为摆在每一个网络媒体面前的艰巨任务。
表面上看,网络跟帖理性是网络民意的自然呈现,然而在多数用户围观心理的作用下,很多时候网络成为实施“多数人暴政”的工具。一些极端的声音从跟帖中向跟帖外扩散,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舆论气候。在网络互动区域,“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导致非理性表达在自媒体空间更加泛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说过,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见,互联网中“把关人权力的削弱使那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得到传播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
“阳光公开课”之所以能够引发广大师生的共鸣,意味着文明上网、理性发帖已经成为社会公识。日前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网络强国”纳入“十三五”规划,提升为国家战略。倡导阳光跟帖,创建清朗网络空间,必须营造多元舆论空间,只有当互联网成为意见探讨、利益表达的公共空间,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社会运动及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戕害。呼唤网络社会的阳光,是为了杜绝网络戾气、网络低俗用语、网络造谣等不良言行裹挟民众情绪,并进而利用网络影响和破坏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阳光跟帖的最终目的必然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是如何弘扬、如何传播,绝不仅仅停留在一味称好、盲目点赞的肤浅层面,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坏,为什么坏,坏在哪里。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说服受众,凝聚人心。如何说服,如何凝聚,还是要像“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所指出得那样——“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