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媒体走转改】跟着资深记者去看“返乡创业”

发稿时间:2016-09-10 08:46:00 来源: 当代先锋网 中国青年网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岳端 尹邦明

  至今,记者团已跟随曾经红军战士的步伐挥师北上,从瓮安进入了遵义。曾经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如今日新月异,农民返乡创业的热潮如同当年群众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的热潮一样,只增不减。

  在瓮安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内,工人们忙的热火朝天。

  “9月7日,当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大型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瓮安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时,40多岁的刘再玉正在新建成的宝坚鞋业生产线上,忙碌地把商标缝在鞋帮上。”

  央视网记者王佳勇的报道如一篇传记:“尽管工资没有在广东打工时高,不过随着熟练程度提高,工资还会增加,最主要的是她能在家门口就业,除了照顾老人,还能照顾两个孩子。”

  家乡能致富,为啥要外出?中国网记者张芸芸的文章道出了返乡农民的心声。“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回来工作,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照顾父母孩子。虽然比外边挣得少点,但心里特别敞亮!”

  若干年前,农民是家庭生活的改造者;若干年后,农民则成为地方经济内生动力的“发动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不再是外出农民工的奢望。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丰富文化活动激活了旅游活力、大众创业实现了农民致富、合作互利开发了富民强村,一片茶叶绿了山头,富了农家,美了乡村正吸引这国内外的游客来这里旅游。”求是网记者赵梦娇的笔下描绘着遵义湄江镇的天翻地覆。

  “2015年,湄江镇借鉴突尼斯南北小镇做法,以金花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合作社为平台,统一茶园、山地、土地、房屋等资源,发动群众以资源和资金入股联心的方式抱团开发乡村旅游,改善了传统单打独斗的经营发展模式: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一直以来,如何让乡亲们身边看得见的绿色青山,通过勤劳的双手变成摸得着的金山银山,这是摆在当地政府的一道必答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冯慧文这样告诉答案:“贵州一直以来就是红色文化的热土,在人们印象里‘老少边穷’的长征沿线地区,近年来依托自身独特的优势创新发展模式,改善本地发展环境,吸引了一批外出就业的人员,带着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回乡创业就业,一起在新的‘长征路’上奔小康。”

责任编辑:刘芊芊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