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K1研发团队部分成员。浪潮集团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4日电(记者 李川 褚楚)这是一个规模达到156人、平均年龄却只有28岁的年轻创新团队,名为浪潮K1研发团队。自2008年起,历时4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从无到有的破荒之旅,浪潮K1研发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2路高端容错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此类系统研制能力的国家。
正如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高端容错计算机项目总负责人王恩东所言,“掌握高端服务器核心技术是浪潮人十几年的梦想,能有机会去实现梦想,拼了命也值得。”正是凭借这股不惧艰难、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浪潮K1研发团队筚路蓝缕,在中国高端服务器产业的追梦路上高擎自主创新的科技报国旗帜,从未停步。
从0到1 自主创新源自青年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端容错计算机,这是一个专属高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化词汇和概念。通俗而言,其是信息化的重大战略装备,运行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金融、能源、交通、电信等关键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是保障国家信息战略安全和经济命脉的智能中枢。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作为网络核心装备之一的高端服务器技术、产品研发上相对落后,西方国家又一直以技术禁运的方式限制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由此造成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信息系统不得不长期运行于国外厂商的平台之上,对我国的信息战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中国用户也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据权威调查显示,中国关键应用主机系统平均售价已经达到了美国的2.4倍。
对此,浪潮高端服务器研发部总经理黄家明告诉记者,“西方国家严格限制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卖到中国的高端主机成为‘透明的玻璃房子’,主机厂商不但限制用户接触系统内部的软硬件设计,还限制高端主机的应用领域,此外,系统的运行维护也往往是通过厂商人员远程登录访问的方式来实施,这使得我们国家基于国外主机构建的各类核心信息系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高端服务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信息设施。1993年,浪潮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服务器SMP2000,成功打破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宣告着中国服务器产业的新纪元。
十五年后,国家“863计划”针对关键领域的迫切需求,设立“高端容错计算机”重大专项,对于年轻的浪潮K1研发团队而言,一场史无前例的战役悄然打响。
黄家明说,“项目开启之初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芯片研发、硬件设计、项目管理等各个方面,既有技术攻坚,又有业务合作,甚至在产品研制出来以后怎么推广应用也存在重大的挑战。”
自主研发,意味着要面对技术积累与经验借鉴上的一片空白。对此,项目芯片研发工程师李拓介绍说,“我们研发的是复杂场景下的大规模协同计算处理的芯片,国内第一次做,没有任何技术积累和经验可以借鉴,加之国外对我国的技术限制和封锁,一切都要凭靠我们自己摸索研究。”
“K1芯片规模非常大,无论是设计难度,还是验证的复杂度都很高,有时候测试追查一个问题一个多月都没有结果。”李拓说,芯片研发团队用了两年多时间,最终把问题一个一个克服,保证了核心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
四年多的研发时间里,通宵工作已经成了研发团队的家常便饭。为了解决某个关键问题,研发团队各小组常常24小时轮番上阵进行攻坚克难,实在坚持不住,就在实验室的躺椅上临时休息。
在样机调试过程中,团队成员连续七天七夜攻坚作战,克服多个技术难题,最终实现系统关键芯片组“处理器互连协议接口”调试成功。
不依赖于国外技术,不受制于人,选择自主创新,这源自于K1研发团队的青年们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亦是青年们科技报国精神的体现。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李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