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河南籍网络大V代表在倡议书上郑重签字。 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摄
“向模范和典型学习,扶老携幼,知恩图报!”
网络大V“常春中国”认为,老人倒地扶不扶成为问题,也与执法部门执法不力有关,对碰瓷尤其是老人碰瓷案件,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够,客观上纵容了他们去讹人,导致“破窗效应”,很多人原本没有这个想法,见此情况会去模仿、去学习,结果是这种案件会越来越多,造成人人虽有向善之心,见了真正需要救助的,反而不敢去救、去扶。
“见义勇为,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道德问题,更像是一种心理问题。”网络大V“人人爱郑州”坦言,他年轻时也曾亲历过拾荒老人深夜倒地的情况,之所以不敢上前去救,不仅仅是因为担心被讹,主要还是身临其境心里害怕,“很多情况下,大家遇到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想施以援手,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办?”
对此,“柏木能成林”认为,跌倒的老人固然要懂自救,救人者也要懂得一些救人的常识,遇到同类事件,既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巧为、见义善为,甚至见义有为,即便做不到前面几点,也要做到见义有为,“每个人力量不一样,站得远的可以打个电话,做一个照片记录下来,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些就可以了。”
“柏木能成林”说,他之所以不愿意过多宣传和讨论开封老人的事,主要原因是自家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有次父母生病了,兄弟姐妹分摊医疗费,“我当时就说了,在尽孝这个问题上,作为儿女,讨论谁拿的钱多谁拿的钱少,本身就是一种不孝。”
网络大V“毛二王”也认同这种说法,认为“扶与不扶”的问题,完全不需要讨论,“不要说老人,就是孩子摔倒了,任何人摔倒了,同样都要扶,努力去帮助他们。”
“现在我们河南的代表,不管是李博亚,还是刘洋、裴春亮,出去的时候都在宣传河南的正能量,包括河南的公益事业,都在给河南争形象,一些自媒体反而在抹黑河南的形象。”谈起河南的形象,“投币哥”郑景军痛心疾首,“前些年媒体对河南的抹黑,曾造成过难以估量的损失,“深圳工厂的条幅上就明明白白写着,招工不招河南人!”
郑州红十字水上救援队队长牛振西向大家讲述,其离世的大哥生前曾救助过一个倒地的老人,并将其送到医院,因救助及时老人得以康复,后来老人一家非常感激,逢年过节总不忘到家里看望,“到现在两家关系还不错,还是一辈子的朋友。”
为此,“青年之声·河南”和百位青年网络大V向广大青年发出倡议,要传承传统感恩文化,知感恩,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青年典型学习,积极践行感恩孝道美德,积极弘扬知恩图报精神。青年人,站出来,扶老携幼我先行!你行,我行,大家同行!
参加座谈的部分河南籍网络大V。 中国青年网记者 苑中华 摄
附:《“倡树文明树新风 扶老携幼我先行”倡议书》
青年朋友们:
文明与诚信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重要标尺。作为文明人,办文明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的道德基因,在此,“青年之声·河南”携手百名网络大V发出倡议:
一、 弘扬扶老携幼美德。从我做起,拒绝袖手旁观,以志愿者精神为引领,当好义务宣传员,转发好故事,传播好声音。
二、 倡树正气正义新风。在困难与挫折的考验面前,不畏惧,站出来,向好人看起,与善良同行。
三、 传承传统感恩文化。知感恩,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向身边的青年典型学习,积极践行感恩孝道美德,积极弘扬知恩图报精神。
青年人,站出来,扶老携幼我当先!你行,我行,大家同行!
青年之声·河南 百名青年网络大V
201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