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让国学点亮青春 传承与发展中著华章担道义

发稿时间:2014-07-29 09:3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作为一名80后青年中国古代史教师,徐冲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真诚坦率地把自己对学问的态度和思考传递给学生们,我想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自2009年第一次登上复旦讲台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古代史,已经教授了四届本科生,每届七八十人。对于徐冲的历史课,同学们反应冷笑话挺多,出勤率很高,然而徐冲从不点名。

  “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我自己的收获是多元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历史,追求知识,在人类文明的大格局中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有民族文化自信。”徐冲很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说。

  因诗歌造访名山 用诗歌担当道义

  “半雾半云两茫茫,欢歌寻径险崖慌。风如龙吟叶如箭,绝顶高呼万谷响。”这首诗是一名小学生春游的即兴赋歌。时间一晃,20多年过去,这个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一名80后青年诗人,他便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黄莽。

  记者第一次见到黄莽是在他家里,推开门的时候,茶桌、书桌、画案、古琴、书、画等“琳琅”满屋,弥漫着笔墨的味道。

  谈及诗歌,黄莽说,“开始接触诗词,根本不懂得韵律。只是去读、去仿照着写。”后来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诗歌被网友指责甚至嘲笑。黄莽觉得自己得的生活积淀太浅,决定放下工作开始游历,遍访名山大川丰富自己的视野,处处求学访问。近十年的时间,他走遍了武当山、嵩山、云台山、天山……数十座名山,寻求大师指点,感受山川的诗韵和灵性。正是这段时间成为黄莽诗歌创作的一个发展期和小高峰,创作了《海南行》、《寿县行》、《山东行》、《江南行》、《桃源行》等上百首诗篇。

80后青年诗人黄莽。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龙龙 摄

  2011年,黄莽开始了北漂的生活。生存仍然是第一问题,与其干些杂活,不如以书为生,于是黄莽决定迈入出版行业,“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是能够维持我的生活,让我有基础和时间去搞创作”。他相继出版了专著《梅花吟》、《山水悟道诗词选集》、《诗韵乾坤》等,并主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当代诗词三百首》等。

  “光我一个人热爱诗词不够,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群体。”黄莽便与诗友们一起着手成立“中国诗词协会”(诗人自愿结合的群众团体,非营利性群众文化学术组织)。时至今日,会员已达1000余位。2012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文艺汇演中,黄莽担任诗词培训;2014年在“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中,黄莽担任导师……越来越多的诗人认可并且赞赏只有小学文化的80后青年诗人黄莽。

  有朋友为其题一幅联曰:“家贫、学浅、人平,情怀文化,承子家士贤,胸怀自然文明世界,畅游文苑里;智博、心禅、性空,意趣词诗,修仁德信善,志趣春秋山川沧桑,悟道山水间。”

江西的孩子正在诵读黄莽捐赠的诗集。团中央十五届支教团江西师大支教团队员供图

  2011年3月,黄莽诗集《山水悟道诗词选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所获稿费全部捐助于贫困儿童。黄莽还把自己的书款捐助四川苗族白血病女孩古欣燕和大别山的贫困儿童。截止目前,黄莽向全国35家大学图书馆共捐献100余册图书,对安徽、甘肃、江西等以及诗词爱好者捐书1500余册。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黄莽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说:“接下来,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有担当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一起努力,复兴中华诗词文化,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时代需要青年人去奋斗”。

责任编辑:张建伟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