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吐鲁番3月3日电(记者 张思怡)新疆在内地很多人眼里充满神秘,也许是因为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多数人并不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关于新疆,令人向往,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印象。然而在这里,团结和谐是主旋律,勤劳善良的各民族人民为了把新疆建设得更好而不断努力,优秀的青年榜样更让学子们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邵旭鹏:吃苦中苦 用能力迎接未知的机遇
新疆天业集团汇能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邵旭鹏分享自己的经历。中国青年网记者张思怡 摄
1991年,邵旭鹏出生在甘肃会宁县一个小山村的汉族家庭,贫苦的家庭条件造就了他不服输的“闯劲儿”。“我记得那时候我都不敢直视母亲那双满是老茧和血泡的手,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让父母亲过上好日子。”
“对家乡的孩子来说,上大学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考不上大学要么回去补习,要么去砖瓦厂抱砖,一个月七八百块钱。”然而这都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最终邵旭鹏决定学习一门技术,2007年8月他拿着家里所有的4000元积蓄一个人来到新疆石河子工程技术学校。
交完学费、准备好生活用品,邵旭鹏手里仅剩800元,如果没有别的收入,这将是他一个学期所有的生活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付出超于他人的努力尽量在课堂上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用更多的时间去打工挣钱。为了练就过硬的实操技术,别人练两个小时,他练四个小时,别人按时下课,他练到实训场地锁门。
两年的校园生活很快结束,2009年邵旭鹏被分配到新疆天业汇能公司实习。“新疆的夏天40度的高温,在外检修一天下来,背上一圈圈的汗渍,轻轻一抖汗液蒸发后剩下的盐巴就能掉下来。”脸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电弧光照的脸上一个又一个疤:“我想过放弃,但是一想起母亲的双手我内心深处就涌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最困难的时候支撑我坚持下去。”
2013年,邵旭鹏代表石河子市农八师参加兵团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并被授予“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兵团操作技术能手”称号。2014年,他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在22岁时从电焊工中级工连跃三级到了高级技师,他选择扎根在新疆,娶妻生子,也把父母接到身边一起生活。
“想要出人头地,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要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来练就过硬的本领,要时刻准备把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的机遇,然后迎难而上,战胜自己,克服重重难关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