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备受关注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近日出台。其主要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让共青团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中央高层对这一改革给予了很大关注。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具体地提出要“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明显提高基层一线人员比例。”
2015年10月,中央第二巡视组进驻团中央。在两个月后拿出的巡视报告中,指出了团中央存在的很多问题,其中包括“‘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问题仍然存在”。
共青团中央充分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其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说:“如果共青团再不奋起直追,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是会被青年边缘化、被党政边缘化,甚至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
与共青团以往的改革不同,这次改革不再零敲碎打,修修补补,而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你们有些部门的工作节奏安排得太强了,做一些调配的话,会不会更好一点?”
听到这句话,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江山愣住了。
从前的团市委干部,服从意识强,鲜少有人直接提出这样的建议。眼前提出异议的,是来共青团上海市委帮忙的志愿者。建议未必成熟,但董江山想了想,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半年以来,让他偶尔“愣神”的时刻,不止这一次。
过去出入院子,大家都出示同一种工作证。现在,机关有了挂职兼职干部,有了志愿者,证件种类多了起来。
他去食堂吃饭,5月份的时候还只有五六十人就餐,现在有八九十人。年轻人笑笑闹闹,有很多新鲜面孔。
他觉得机关越来越不像机关了,团市委新来的年轻人们,让整个组织的弹性变强了。
十二易其稿
2015年9月,共青团上海市委改革实施方案大致敲定。团市委研究室主任王昊暗暗松了一口气。过去的两个多月来,他们对实施方案反反复复修改了十二次。
三个月前的2015年7月6日至7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这番讲话被称为“党的群团工作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提出,当下群团工作的问题有“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他说,近年来,有些群团组织的工作作风出现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有些群团组织自闭于高楼大院,‘热’在机关,‘冷’在基层。在工作方法上则沾染衙门习气,用行政命令来下达任务,用简报文章来反映成绩,用台账报表来应对检查。更有一些群团组织工作人员无担当、喜享受,出现‘贵族化’‘娱乐化’倾向。”
当年7月底,上海市接到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通知,上海和重庆成为开展地方群团改革的两个试点省份。上海市也很快敲定,工会、共青团、妇联成为群团改革试点的第一批推进单位。
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伟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之所以选择这三家群团组织作为第一批推进单位,是因为无论从覆盖面还是政治属性来说,这三家都首当其冲。
根据中央的要求,试点改革方案要在2个月内完成,1年内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随后,共青团上海市委在市委的统一部署下,和相关部门一起,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他们走访了区县、街镇、学校、企业、两新组织,以期了解当下的瓶颈在哪里,改革如何破题。
“学校是搞教学的,群团工作只是锦上添花。”刘伟去上海市一家中学调研,校长这样直言。实际上,这所学校在群团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还获得过全国性的荣誉。但刘伟发现,这都取决于学校群团工作负责人的积极性,学校的行政领导对此不关心也不了解。
这是此次走访调研给刘伟留下的一个印象,基层对自己工作职能中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这一块内容,并没有清晰明确的认知。
另外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基层的人手不够。刘伟发现,街镇的团委书记,只有50%左右是专职的,另外50%兼任了其他工作,比如党群办、社区办、宣传工作等。同时,即便是专职的团干部,也常常被抽调去做其他工作。基层团干部开展团的工作的时间、精力难以保障。
“基层的团组织工作,受到了机制化的束缚,机关化、行政化,不是有意识产生的,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环境下产生的。”刘伟说,这样的问题,无法靠小修小补的调整解决,也无法靠某一级的群团组织改变,必须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和全方位的改革。
同样在调研中,团市委接触了不同领域的诸多年轻人,他们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外来务工青年考虑的是如何融入上海;刚刚入职的青年,考虑的是对企业的了解和融入;工作了三五年的青年,考虑的是成长规划和未来发展;工作更久一点的青年考虑的是成家立业。“现在是需求细分的阶段,服务需要精细化、差异化。”刘伟这样总结。
两个月的调研中,上海团市委92名干部组成的7个调研组,走访了71家单位,针对25类青年群体开展调研。大家听到了一线的声音,也逐渐形成了对改革的共识。
后来,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徐未晚这样总结上海市的团系统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形态呈“倒金字塔型”,基层基础还很薄弱;共青团的管理模式习惯于自上而下、行政化、科层化的运行方式;团的工作中发挥青年主体作用和基层主动作用还不够;共青团的运行方式同青少年工作的网络化、社会化、专业化趋势不相适应;有的共青团工作和团干部身上也还存在不够融入普通青少年、不够接地气的情况。
与此同时,在团市委机关里,七八个人被抽调出来,参与共青团上海市委改革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王昊作为团市委研究室主任,参与了起草。
起初,起草组写了四十三条改革意见,围绕着中央文件,阐述如何落实。徐未晚说,还是要体现问题导向。之后,起草组又将原先意见中论述性的内容都一一删去。
“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蛮纠结的,要否定自己原先写的,慢慢聚焦,最后就只剩干货。”王昊向《中国新闻周刊》(微信ID:china-newsweek)回忆,历经十余场专题党组会、讨论会、座谈会,三百余条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十二易其稿之后,改革方案初稿敲定,共有十六条内容。
2015年10月前后,上海市向中央上报了群团改革的总方案以及工青妇三家的实施方案。上报过程中,市委领导也带队到了北京,就团市委的改革方案与团中央作了沟通。
2015年11月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获审议通过。
5月4日,“五四”青年节,江苏省扬州大学旅烹学院的学生们举行以“共筑美国中国梦 共度五四青年节”为主题的迎“五四”活动,100名大学生在操场上演一场“快闪”秀,用身体拼成一面创意新颖的巨型“团旗”,通过这样一种“快闪”的方式展现高校学子们青春活力,同庆“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减上补下
改革首先革向了机关内部。团市委机关内设机构精简了25%。
在改革前,团市委共有14个机构部室,按照“扁平化”的改革思路,机构建立了9+1+X格局。“9”是指团的工作部门,“1”是指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X”是重点工作项目组。
原有的研究室与办公室合并,原来负责网络的管理信息部与宣传部合并为“宣传与网络工作部”,青工部与地区工作部合并为“基层工作部”,志愿者工作部和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合并为“社会工作部”,权益部与社区办合并为“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统战部改名为“团结联络部(青联秘书处)”,另外新设了“合作交流部”。
目前,改革后的部室分别是办公室、组织部、宣传与网络工作部、基层工作部、学校工作部、社会工作部、团结联络部(青联秘书处)、少先队工作部、合作交流部,以及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
据介绍,部门设置是根据改革要求、工作的未来方向而定的。比如,基层工作部要在未来进一步整合基层的团建资源,强化基层基础;宣传部要强化网络功能;合作交流部也是根据上海的海内外青年交流日益增多的需求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