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翔在节目现场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情深
坚持不仅属于军人,还属于每个在追梦路上奋斗的人。
人民日报社记者焦翔在现场也向观众讲述了他从2011年至2014年在中东地区进行战地报道的故事。
焦翔介绍,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为了躲避监控并获得真实的资料,自己经常跳墙翻出酒店去采访。一次,焦翔遇到了抢劫,手机钱包都被抢走。可他却抗住了对方持续的殴打,护住了工作用的相机。焦翔说,那台相机里有自己拍摄的视频和图片,如果相机丢了,国家辛辛苦苦把自己派来,功夫岂不白费?
后来,焦翔的耳朵在一次意外中受伤,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当时,焦翔带着受伤的耳朵在战场坚持了两个月才回国治疗。可得到医生“错过最佳治疗期,已无治疗方案”的诊断一周后,焦翔又坐上了返回中东战场的航班。
焦翔在外,最担心他的无疑是父母。
焦翔的父亲在发来的视频中说:“焦翔小时候胆可小,但是战地记者那么大的压力他都顶住了。我感到了焦翔的成长和进步,他长大了,为他高兴。”母亲则直接表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担心:“焦翔驻外,我很担心又怕影响工作不敢和他联系。得不到他的消息我就睡不着觉。什么事都不想干。”
焦翔告诉在场的青年朋友,在战场上,那些生离死别、妻离子散每天都震撼着他的内心。所以他正在努力做的,就是为了消除战争而奉献一个人“微薄却是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