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2012宜昌市共集808万助885名学生圆梦

发稿时间:2012-09-14 12:5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受助大学生与资助企业家交谈

 

湖北日报报道慈善晚宴活动

  传递爱心,“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救助大学新生活动启动

  2012年6月25日,湖北省首届“新高考”结果揭晓,宜昌再传喜讯:全市本专科上线率继续在全省领先,文、理科各批次上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昌市当阳一中高三(16)班学生王志超以685分的好成绩勇夺宜昌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王志超,男,来自当阳市开发区群力村五组,时年14岁,为宜昌市历届高考生中年龄最小的高考状元。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他出生后不久就被检查出眼部有疾病,随后父亲离家出走失去联系,母亲为贴补家用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在疾病、贫困、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环境下长大,多年来与只是普通农民的外公外婆相依为命。鉴于王志超家的特殊困境,学校一直以来给予了他多方面的资助,但全家人仍然为了名校的高额学费而苦恼。

  徐建军,男,今年以651分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军一家三口住在当阳市长坂路109号顶楼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里,在建军三岁不到的时候,他的妈妈便离家出走到外地打工,四年后完全失去音信。在爷爷去世后,奶奶就搬来和他们父子一起住,和儿子共同把孙子拉扯长大。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儿子、爸爸、奶奶三代人相依为命,徐建军的父亲下岗后,十多年来没有正式的工作,开着一辆小三轮摩托帮着别人运货,每天早出晚归,挣着不足千元的微薄收入,全家生活十分拮据。懂事的徐建军有一个质朴的愿望,就是希望好好读书,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宜昌各地,还有许多的王志超和徐建军们,他们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却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在高校录取通知书面前一筹莫展。

  为了缓解本地贫困家庭学生高考升学的较大学费压力,宜昌市“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救助贫困新生上大学活动拉开了序幕。

  “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在宜昌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年。在广大爱心企业家、爱心市民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下,十年共筹集“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专项资金680余万元,帮助1374名家境贫寒且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圆了大学梦。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