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拉近高校和学生的距离

发稿时间:2016-05-11 14: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执行主任李骥传达秦宜智同志4.28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精神并主持。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摄

  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开通“青年之声”平台的高校从最初试点的133所增至899所,覆盖区域的持续扩大,为准确把握青年学生脉搏建立了更加畅通的网络渠道。与此同时,高校“青年之声”平台专家人数达45.6万人,页面浏览量3.6亿人次,提问数达23.1万人次,回答问题数总计11.8万。活跃层级的逐步攀升,让青年学生的心里话、烦心事、新想法在“青年之声”上找到归宿和答案。

  “‘青年之声’是促使团员青年面对面、心贴心的载体,在“互联网+”的时代,‘青年之声’运用网络新媒体拉近共青团与青年的距离,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平台抓手。”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团委书记李娜娜在采访中表示。

  通过“键对键”、“面对面”实现“心连心”,各高校注重线下服务及时跟进,线上线下互动融合不断加深。通过构建青年学生的“服务区”,高校“青年之声”服务功能日渐强化。通过正在形成的校、院、班三级“青年之声”联动格局,联动机制实现了全校同步开展、共同推进的良性运转……“青年之声”硕果累累,为进一步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书记樊博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摄

  深入青年 “网上共青团”扎实推进

  “进一步明确学校战线‘网上共青团’建设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会上,杜汇良为下一阶段高校共青团“网上共青团·青年之声”建设工作做出部署。

  “要在‘广’字上下功夫,逐步扩大平台覆盖面。在全团大框架下,用好微博、微信既有载体,并在其中选择确定至少1个在本校影响力最大、受众最广的载体设置‘青年之声’导入接口,打造推广‘青年之声’平台形象。”杜汇良表示。

  “让青年发声,让改变发生。”中央民族大学作为“青年之声”首批试点单位,建设了“青年之声·我的民大”互动社交平台。“《民大青年手机报》、微博体系、微信矩阵和《网络舆情周报》相互融合的‘3+1’校园新媒体格局,能够实现‘团与青’信息的全面流通。”中央民族大学团委书记樊博在发言中介绍说。

  中央民族大学团委将“青年之声·我的民大”PC端与中央民族大学团委官方网站“青年民大”结合,在“青年民大”中设立二级菜单链接“青年之声”;依托影响力较大的校学生会微博@民大校会微博,在微博平台开展“青年之声·我的民大”微博话题;依托校团委、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等校内较具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增设“青年之声”栏目,打通更加便利的手机移动终端沟通渠道……

  “要在‘活’字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平台活跃度。”杜汇良指出,“青年之声”要研究改进工作队伍、承载平台、运行机制、推进步骤等具体举措,不能为了制造数字自问自答,不能应付,不能只管开、不管建,形成“僵尸”平台。

天津大学团委书记吕静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 摄

  自“青年之声·我的民大”上线开通以来,中央民族大学团委积极总结经验汇编材料案例,收集反馈完善工作思路,形成了自己的《“青年之声·我的民大”案例集》。经验的累积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思想智库,校团委连续开展了校-院-班三级联动,校团委带班、院系团委值班、青年智库专家咨询、优秀学生干部互助的“一二三四”工作法。

  此外,杜汇良强调,“网上共青团”工作还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想点子、见实招,发挥学生作为校园治理重要主体的作用,对平台反映的青年学生普遍性的利益诉求,通过团学组织主动发声、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解决。

  在“合”字上下功夫,推动平台建设与重点工作融合。将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促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创优、青年学生权益维护、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等全团重点工作融入“青年之声”工作链条,加快推进学校战线“网上共青团”建设。

  在“长”字上下功夫,构建长效工作保障机制。要坚持“眼睛向外”,善用社会资源和市场力量推动学校战线“青年之声”建设,借鉴服务联盟的模式开展工作,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水平,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持久长效。

  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执行主任李骥主持会议,并传达了秦宜智同志4.28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精神。

  坚定信念、同心协力、锐意进取,高校“网上共青团”充满生机与活力,将转化成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影响力,为全团改革发展和高校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建伟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