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武汉6月11日电(记者 李延兵)“今天这个日子很特殊,因为我在贵州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所教的110个学生刚刚结束了高考,希望他们也能像在座的你们一样能如愿步入理想的大学,开启新的人生旅途。”日前,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的首场团中央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层分享活动中,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亢茜在分享开始时说道。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亢茜分享成长故事。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当天和亢茜一样参与分享的还有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生、麦麦提切糕淘宝店店主阿迪力·麦麦提,湖北创业创优好青年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军,他们分别从青年奉献,吃苦,坚持的角度为青年学生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分享崇德向善的感悟。
用我年轻的臂膀 托起山里孩子们的梦想
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对于许多那年刚刚毕业的高中生来说印象都很深刻,但对于武汉理工大学的亢茜来说,“志愿者”成为了她那年以后大学生活中最深的烙印。
“入学的第一天,一位戴着小红帽的学姐帮我顺利完成了一天的报到程序,让我也萌生了加入志愿者的想法。”大学一入学的亢茜,看到大学里到处都有志愿者帮助他人,可以让她实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梦想,于是,亢茜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志愿者并做志愿者,这一干就是六年,一直伴随到她现在的研究生生活。
在一次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一位盲人告诉亢茜说:“我是个电影迷,失明以后曾经看过几次电影,但对于电影情节总是一知半解,去看一部喜剧片,我却全然不知电影演的是什么,在欢乐的气氛中,我并没有收获电影的喜悦,而是内心受到了深深的刺痛……”听到这些,亢茜心里酸酸的,她觉得身为大学生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一种作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让我们行动了起来……”经过努力,2008年亢茜和志愿者们在湖北省首创了“给盲人讲电影”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用一些过渡性的语言描述,与电影对白相互配合,帮助盲人完整地理解和感受整部电影。
“给盲人讲电影”一坚持就是6年多,亢茜和她的志愿者们先后为武汉市盲人讲解电影60余场,服务盲人2000余人次,成功协助武汉市残联创办14家盲人电影院。
就像这些有着光影梦的盲人一样,在贵州的大山里,还有着许许多多有着读书梦、大学梦、团聚梦的孩子们。大学毕业后,亢茜参加了大学生研究生支教团,到贵州的大山里支教,在支教的那一年,她看到了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乐观坚强。
“姐姐,马上升初中了,我想一本五年级数学的课外辅导书……我想发明一个超级耕田机,帮助爸爸耕地”在支教期间,亢茜的每一次家访都让她刻骨铭心,每一次她都偷偷掉下眼泪,因为她支教的地方在贵州山区,每走访一个贫困学生家庭,看到的是他们不畏生活困苦热爱读书学习渴望走出大山看看世界的梦想,而正是这些更加坚定了亢茜以后的志愿服务历程。
“我愿用我年轻的臂膀,为托起这些孩子们的梦想助一把力。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千千万万的志愿者汇聚起来就像是一盏盏灯,将会一同照亮孩子们梦想的天空。”分享过程中,亢茜说出了她的想法,她期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
有梦的地方就有路 只要辛勤耕耘梦想
“我出身在湖北恩施的一个贫困家庭,曾经的我遇到过和亢茜在贵州支教时遇到的孩子一样的困境。”分享过程中来自中南民族大学2014级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有梦的地方就有路,只要辛勤耕耘梦想。”
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军分享他的奋斗经历。 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延兵 摄
8年前,李军还是一名中学未毕业的学生却已经是一名在工厂里打工赚取生活费的民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降临,让他正准备参加高考的时间不得不选取退学,为了治病,家里欠了一万多元的债务,后因初二参加全国英语比赛二等奖被当地一所高中特招录取,不幸的是连续几年自然灾害,家中农作物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只好半工半读,周末去卖文具维持生活费,后来经过努力考上了一所大学,却因交不起学费被迫离开学校又走上了打工求学的道路。
“因为我坚信困难打不倒怀揣梦想前进的人”离开学校的李军去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打工,“记忆中北京的冬天很冷,骑着破单车穿着单衣上班差点冻死路边,晚上回来裹着被子吃着辣椒在没有暖气的屋子里复习自考。”为了求学,李军省吃俭用,最苦的时候每天只吃3个馒头和一包榨菜,因为他每月赚来的钱还要给家里的弟弟妹妹供学用。
“疲惫的时候,我就吃辣椒提神,最冷的时候我就多裹几层被子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看书。”这种生活一坚持便是三年,直到取得本科毕业证,一千多个漫长的日日夜夜,创造一次性通过8门课程的记录,“是梦想的力量,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寒冷的心,鼓励着我像蜗牛一样爬行。”李军说。
2010年3月,李军离开北京先后回到梦想起源地洪卫湖畔和湖北民族学院备考硕士,终于等到了2011年硕士招考,就在开始的最后一天因长期疲劳,突发高烧,带着遗憾离开考场,“作为自考生我把人生命运的希望押在这次考试上,最后不是输在考场上,而是输在环境上,难免几分失落。”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有梦想的人,但永远缺乏辛勤耕耘梦想的人。”2011年李军又开始了南漂生活,继续追寻研究生和博士梦想,从初中尚未正式毕业到收到博士录取通知书只奋斗了6年时间。
有学生问他博士毕业后的打算,李军站在分享台上胸有成竹地说:“毕业后我想回到家乡同父老乡亲共建美丽乡村,利用好我现在所学的民族经济学,让我的家乡恩施富起来。”
分享结束后,李军在微信朋友圈说了这样一句话,“今天能站在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分享的舞台上,我很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希望你们成功后不忘本,不忘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