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云南共青团:从元阳县到昆山市的脱贫路

发稿时间:2016-12-15 15: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白梦帆 通讯员冯雨钐)今年7月份,正值元阳县彝族火把节的庆典活动,在活动现场,一顶红红火火的帐篷,一条写着共青团元阳县委助力脱贫攻坚劳动力转移工程的横幅吸引了众多参与节庆活动的乡亲们。 

  2016年中央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云南省委动员全省各级团组织通过对贫困青少年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扶贫关爱四项工程,逐步构建了云南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目前,全省创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近1000家,2016年共提供见习岗位10200余个,累计上岗13000余人次。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2万余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48000余人。而元阳县的这几顶帐篷正是云南共青团脱贫攻坚工作青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真实写照。 

  “元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截止2014年底仍有贫困人口14.0333万,境内山高谷深,无一平川,但受限于青年“家乡宝”的心态,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走出去,怕出去受骗上当,手上没有技术,也不知道出去了能干什么。当然,元阳县每年也有一些青年自发的出去务工,但是这种自发的输出有时会面临人身安全和劳动报酬方面无法得到妥善保障的困扰。现在在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下,我们团委决定要带着大家走出去脱贫致富,元阳团县委要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元阳团县委书记张秘如是说。

  一餐饭:“等赚到了钱,就和孩子一起吃。” 

  元阳团县委最初在进行招工宣传的时候,青年都在观望犹豫,元阳县的青年们大部分都从未出过远门、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还有些听不懂普通话,识字的青年也比较少,在报名现场青年们就向团县委的工作人员提问了。这个说:“我不认识字,不会说普通话,也可以报名吗? ”那个说:“我报名了,就能保证我找到工作吗?我们又不会什么技术,你们怎么让人家工厂会收我们做工人呀?”还有人问:“你们真的是政府里的人么,真的是政府带我们出去找工作吗?”面对这些提问,团县委的工作人员耐心的告诉青年们,这一次出门找工作,是由团县委的书记张秘亲自带队的,官方的通知已经下发到各村各寨了。在带大家出去打工之前会给大家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通用语言文字、简单的劳动法律维权常识和外出务工期间的环境适应能力常识,具体还包括基本的英文学习(如on、off、start)等等,这样尽可能提高大家找工作的成功率。在这样细致的讲解下,青年们纷纷打消了疑虑,在报名报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高文科是这次元阳团县委劳动力转移工程的参与青年,今年34岁了,之前在江苏省宝应县打工,火把节回家时在元阳梯田广场看到团县委的劳动力转移招聘信息,得知是由团县委书记亲自带队去江苏昆山工作,每月工资有3000—4000元,于是当场就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去昆山打工。8月29日高文科带着妻儿一起乘坐团县委安排的大巴车赶赴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是本次元阳团县委联系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地。从元阳到昆山要坐将近50个小时左右的大巴车,途中用餐休息都在高速公路的服务站,但是这一路上大家基本上是把方便面当饭吃,很少有人去服务站的餐厅吃饭。其实在出发之前,元阳团县委已经给每一位贫困青年发了200元伙食费,但是大家都觉得高速路上的餐厅太贵了,宁愿吃方便面。高文科和妻子也是这样,但是一到吃饭时间,高文科却一定要让儿子去餐厅吃饭,高文科说:“孩子正在长身体,不能亏了嘴巴。我们两口子随便吃点就好。等去昆山赚了钱,就和孩子一起去餐厅吃饭!”像这样的事情在元阳并不是个例,元阳县整体贫困,大家都是从嘴里把钱省出来。这也是团县委坚决要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工作最重要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要扶贫,我们为什么要带着我们的青年出去找工作?虽然家乡是好,但是不富足,待在家里难以脱贫,走出去方易致富。只有脱贫了,才能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才能让生活真正好起来。带着青年们走出去,让青年们日子好起来,这就是云南共青团实施劳动力转移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的本质意义所在。 

  一双鞋:“穿着这双鞋,我肯定会走得更远。” 

  8月31日,144个离开家乡的贫困青年终于到了昆山,要把这一批劳动力在昆山安置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虽然元阳团县委对这一批青年进行了基础的培训,他们本性也是勤劳、诚实、吃苦耐劳的,但文化素质差却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团县委培训班开班之前,很多贫困青年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要让他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相当困难。 

  从元阳县到昆山市的路上,带队书记张秘一直很担心,他说:“虽然团县委与多家企业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但最后能不能把我们的青年招聘进去,还的看他们在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我们的青年本来文化素质上就吃亏,而且还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出门,性格内向,不善沟通,有可能会进不去呀。”    

  张秘书记的担忧在淳华电子有限公司成为了现实,淳华电子有限公司是之前就联系好了的输出地企业,淳华的招聘题对于这一批渴望找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难了,同时,因为这是很多青年第一次参加面试,大家对面试的基本流程都不太熟悉,有一位叫白黑初的青年穿着拖鞋就来面试了。最后,有一半以上的青年都没有出现在通过名单上。由于很多青年这一次都是结伴而来,初到昆山不愿意和同伴分开。所以即使有通过面试的青年,他们也不愿意留在淳华,为了能让青年们安心工作,也为了将这些没能通过招聘的青年安置好,张秘书记决定带着青年们换一家企业再试试。随后大家来到了联滔电子有限公司,到来面试地点,元阳团县委的工作人员第一件事就是让白黑初把拖鞋换了,但是白黑初从家里出来只穿着拖鞋,也没有带其他的鞋子,白黑初的家里特别穷,他只有这一双鞋。在听说了这个情况之后,这一次带队的工作人员马上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送给了白黑初,算是祝他面试成功的礼物。而白黑初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他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成为了联滔公司的一员。有了第一次的面试经历,在联滔公司,大部分青年都通过了面试。拿到入职通知的那一刻,白黑初动情的说 :“最开始参加这个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是一路上带队书记和工作人员总在休息站与我们聊天,鼓励着我们,并帮我们解决遇到的困难,今天为了面试,他们把鞋子都送给我了,这双鞋我会记一辈子,我要穿着这双鞋在这里认真工作,努力学得一门技术,再回家发展,建设家乡”。 

  一份工资:“带着乡亲致富,我去先开路。” 

  在这支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千里迢迢来到昆山市找工作的队伍中,有一名特殊的成员——高志忠,今年45岁,原来是元阳县逢春岭乡蔓过村村党总支书记。蔓过村是一个贫困村,很多村民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亲们日子过得苦,高志忠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今年7月,高志忠听说团县委正在进行脱贫攻坚劳动力输出,打听到江苏这边的工资一个月能拿到3500元左右,高志忠毅然参与其中。他说:“我们村又穷又苦,地里种不出什么东西,待在家乡很难脱贫。但是大家胆子小,不敢出去看看,作为村干部,我先帮乡亲们去看看这边的工作收入和环境,如果能赚钱,能脱贫,到时候我就带着村里人一起去打工,一起脱贫。” 

  从9月到现在,高志忠已经在昆山市务工一个多月了,这一个月里,作为年龄较大的工人,他还承担着照顾年龄较小青年的任务。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也总是最认真的一个,特别在学习新的技术的时候,他总是在笔记本上记得仔仔细细。高志忠说在这里打工,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是一村人的事,他不能辜负张秘书记的嘱托,也不能辜负出来的初衷,他要好好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任务,并将在这里的生活体验和所学知识待会回去教给村里的人,让更多的村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前段时间,高志忠拿到了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到工资的那天,他给村里人打电话,告诉大家他已经领到了一个月的工资,三千多块钱。他叮嘱乡亲们,这一次团县委带着大家出来打工,安排的妥妥当当,在家里做农活一年四季辛苦劳作收入不到1万块钱,在这里一个月就能拿到三千多工资,而且在室内工作,比在家里更轻松。他让大家只管跟着团县委出来,到来昆山就来找他。现在的高志忠踌躇满志,对未来全村脱贫致富充满信心。一个人脱贫不是真的脱贫,大家都摘掉“贫帽子”才是真的脱贫了,云南共青团带着青年走出来,不是为了一人一时的挣钱,而是为了所有贫困青年真正富裕起来。 

  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脱贫奔小康” 

  “元阳县是一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元阳县县委、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委不能懈怠,元阳团县委要实实在在为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元阳团县委书记张秘在决定开展贫困青年劳动力转移工程以后向共青团云南省委表的态。 

  要走出去致富,那么怎么走?走去哪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元阳团县委来说,劳动力转移是一项全新的青年工作,对于农民工的组织输出,招工企业的提供以及维权协调等事宜,团县委还是个新手,面对这种情况,元阳团县委首先决定整合资源,实现团企合作,张秘亲自对接了红河州尼农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农门),尼农门是红河州边疆六县首家农村青年劳务输出公司,团县委与尼农门就元阳县贫困青年劳动力转移工程从宣传、动员、组织、培训、输出和保障等一系列工作措施达成了合作。有了输出保障,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输出地的选择。7月初,共青团云南省委组织全省贫困县团委书记到上海团校进行培训学习,借着这次机会,张秘书记走访了上海人社局、和各个团区委,并到部分企业进行了考察。但是由于上海人口压力大,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几年都逐一转移到了江苏、浙江一带。大部分企业和团组织都拒绝了张秘关于元阳县贫困青年的输出接纳请求。但张秘并没有气馁,在上海的培训结束以后,张秘独自到了江苏考察,短短五天,张秘走访了昆山、张家港、常熟、扬州四个市,上百家企业。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江苏张秘找到了很多对元阳县劳动力输出感兴趣的团组织和企业。通过对这些企业的一一比对和筛选,昆山市才成为了本次元阳团县委劳动力转移工程的输出地。       

  在元阳团县委不懈的努力下,元阳县贫困青年的劳动力转移工程终于成为了现实,元阳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开创了新模式。现在,跟着张秘一起走出家乡的144名贫困青年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也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吃住也不发愁了。谈起这一次的经历,这些青年都纷纷表示特别感谢团县委带着他们走出来,对于脱贫,现在的他们充满了信心。 

  而作为这次行动的主要负责人张秘却是这样说的:“虽然这一次带出去务工的144位青年都反映良好,但是元阳县的贫困青年不止这144位,脱贫也不仅仅是解决这144位青年的工作问题而已,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但是元阳团县委会更加努力,争取有一天,元阳县的所有青年朋友都能脱贫奔小康!”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