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创意深度游目的在于保护文化,而非消费文化。”周曦远补充说,“拿苗族传统工艺蜡染来说,我们不会推荐游客盲目购买蜡染纪念品,而是通过介绍其历史发展、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为游客打造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购物体验和文化体验。”
张庆现在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创意深度游的路线制定和客户接洽工作。采访中,她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深度游的特色在于将富有浓郁贵州色彩的文化和风俗全部介绍给游客,再根据他们的喜好,制订个性化旅游方案,让游客每到一处都能经历一场心灵的洗涤。很多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都很满意。”令张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常年旅居欧洲的游客参加深度游后对他们致力于推介祖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非常赞赏,“这样的肯定是我们行动的最大动力。”张庆说。
创业团队在开觉考察时,和当地苗族妇女交谈 周曦远 供图
“引进来 走出去” 项目联动扩大社会认知度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蝴蝶印象”团队深刻认识到社会认知度的普遍缺失是非遗传承的最大障碍。“利用深度游把游客吸引到《苗族古歌》的发源地,同时也要让大山深处依靠口口相传的苗族神话走出去,才能做到更好地传承。”在一次讨论会议结束后,几个年轻人作出决定,除了深度游这个主体项目,团队还围绕“蝴蝶妈妈”的文化内涵,策划分支项目,既利于古老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扩大社会影响力,也为深度游的推进积累资金。
“多彩贵州·七彩蝶影”是目前已经开展,并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分支项目之一。成员们正在联系音乐创作人,将《苗族古歌》里的神话故事和现代音乐相融合,打造一首商演团队的主打曲,在传唱中,增加人们对古歌传说文化内涵的认同。
贵州少数民族学生缺少走向台前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针对这类人群,“蝴蝶印象”团队利用学校资源和专业所学,开设了普通话培训班。对那些县市级直选上来的原生态表演者进行普通话系统培训,让他们顺利地和外界交流,原汁原味地讲述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