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云南共青团“四项工程”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发稿时间:2016-09-05 09: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开拓新路 鼓励云岭青年“走出去”

  “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东村虽然隶属省会,却交通落后;虽然瓜果飘香,奈何崇山峻岭;虽然家乡是好,但是不富足,待在家里难以脱贫,走出去方易致富。”这是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副书记欧明锋的亲身体验,欧明锋主抓东川扶贫和农业农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他发现,东川很多青年都存在一种“家乡宝”心态,不愿意“走出去”。其实这并不是个例,在云南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团云南省委2016年提出以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突破,努力探索共青团直接联系服务贫困青年新模式。全省各级团组织在劳动力富余贫困地区深入实施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程,帮助贫困青年成功就业,脱贫致富。一方面积极探索“订单—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转移就业机制。重点围绕东中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企业需求,广泛组织开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焊、服装缝纫与加工、保安、家政、餐饮服务、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努力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良性发展路子。截至7底,全省共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800余人次。另一方面不断为贫困青年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切实加强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团组织对接,充分发挥各级驻外团组织和爱心企业作用,积极帮助农村青年对接培训资源、用工信息,做好摸底、建档、搭桥、引路、维权等服务工作。截至7底,全省创建“百企万岗·云南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400多个,征集见习岗位2700多个,为1.2万多名青年提供上岗见习平台。累计提供转移就业岗位信息5000余个,成功转移就业50次,实现转移就业2685人。同时还努力推动团干部带队外出务工。团省委在全省范围内确定26个县(市、区)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县,通过开展分类指导,给予资金、项目支持,鼓励县、乡(村)团委负责人、团青干部组织并带领青年外出务工,加强与青年的直接联系和服务,目前元阳等县(市、区)正在推进团干部带队外出务工工作。

  扶贫帮困 真情暖人心

  在积极探索扶贫攻坚新途径的同时,云南共青团还开展了扶贫关爱工程,主要是以青少年关爱帮扶为切入,从而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省各级团组织瞄准贫困地区因学、因病致贫家庭和留守儿童群体,围绕青少年在助学圆梦、亲情陪伴、自护教育、医疗卫生、救济助困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广泛开展关爱行动,帮助贫困地区青少年成长圆梦。一方面持续推进希望工程传统项目,努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以来,资助特困家庭大中小学生26056人,援建希望小学85所,援建希望厨房、美味菜园、希望图书室、三星智能教室、希望鼓号队、美术教室、体育园地等希望小学升级服务项目350个,培训乡村小学教师2017人,帮助556名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肾衰、浓度血症等患病贫困青少年儿童实现治疗零负担。组织全国知名医疗专家团队,深入边远贫困地区,为6万余名贫困青少年提供义诊服务。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公益助学项目。加大“大理一中华萌班”、丽江百年职校公益项目推进力度。在普洱市思茅一中开设直过民族“华商希望班”,每年资助50名普洱直过民族聚集区家庭特困学生免费完成高中学业。在鲁甸“8.03地震”灾区建立流动儿童陪伴中心,对灾区留守儿童开展社区服务和陪伴关爱服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贫困群众的希望寄托。云南共青团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以坚定的决心、认真的态度、实干的精神扎实做好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白梦帆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