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团上海市委为改革创新团聚百万青年力量

发稿时间:2015-03-30 14: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马云飞 通讯员孙靖超)这里是青春的沃土,这里是梦想的起点。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期望。而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眼中,上海的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依靠人才。他曾在市委常委学习会上把“人才”称为上海发展的“第一资源”,并在多个公开场合要求“在上海进一步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实际上,随着上海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一幅对青年人颇为有利的、以人才为根本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这其中,作为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人的组织,上海共青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千个来上海的理由

  地处上海郊区的嘉定,团区委为了吸引嘉定籍的在外优秀大学生,给揽才计划起了个亲切又响亮的名字——“回嘉行动”。在北京、南京、广州乃至国外,团区委牵头组建了多个嘉定籍大学生联谊会,密切同学与家乡的联系。在过去的8年里,安排了751名嘉定籍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分别在区机关事业单位、街镇、村、重大工程建设等岗位实习。已经毕业的313人中,有159人“回嘉”。团区委还邀请接待了十余所全国985高校的300余名非嘉定籍大学生前来课题调研、暑期实践。

  提起引才聚才,很多人会说,上海不需要“揽才”,上海本身就是一块磁石,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各路人才的到来。但实际上,近些年上海在金融业、制造业、电力工程业、会展业等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此前一段时间,各路媒体还争相报道青年人才“逃离北、上、广”,可见引才聚才工作之紧迫艰巨。

  青年人才工作,历来是团上海市委工作的重头戏。去年,这项工作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014年6月,团市委正式下发了《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8)》,这在全国共青团系统成为一项具有引领性的重要举措。

  上海团组织的揽才、育才视野,还远不限于上海地区。团市委层面推动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举办,五年汇聚三地菁英共计1800余人次,分别在沪、港、澳开展活动;五年安排882名香港大学生参加上海暑期实习计划,举办“沪台民间论坛”,引入外部人力智力资源服务上海发展。最近五年,团市委和市青联邀请和接待国际来访团组127个、共6120人次,让海外青年英才对上海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为他们来上海创业兴业打下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那些已经在沪生活、工作、学习的外籍青年,团市委也建立了联系,并针对这一人群启动了专题调研,撰写《上海外籍青年状况调查报告》,为促进外籍青年安居乐业、融入上海向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各个区县团组织,更是对“揽才”不遗余力。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从2014年开始,凡是与青年人才工作有关的会议,各区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大都会亲自参加,并与青年人才进行面对面座谈。

  与嘉定一样,奉贤团区委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学生。借助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团区委协力区组织人事部门在北大、清华、人大等顶尖高校揽才。多场宣讲会、优秀青年座谈会开下来,莘莘学子燃起了来奉贤发展的热情,投过来的名校大学生简历达2000多份。

  在“人才竞争高地”浦东,团区委已经连续3年举办“创业浦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1000多个创业项目,5000多名创业青年报名参赛。推出的青年创业训练营、创新产品展等活动也让300多名海内外优秀创业青年走进浦东。

  在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静安,团区委推出“青年英才计划”。年轻人无论国籍、户籍、单位性质,均可通过推荐或自荐提出申报。已选拔产生的60名英才包括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不少还是来自英国剑桥等名校的“海归”。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