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好青年分享职业理想:播种绿色沃土 人生大有可为

发稿时间:2015-09-17 08: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李天柱在分享会现场。中国青年网记者 褚楚 摄

  李天柱:让乡亲们过上像城市一样的生活

  李天柱的老家在黄河岸边,那里有百里红枣林带,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所以,枣维持着村里很多家庭的生活。05年,一场连阴雨将沿黄河边上的红枣打烂在地,村民们丰收的期盼彻底粉碎。他跟大家说:“大年初一看到村里的孩子穿的都是旧衣服,让我想到了小时候一件新衣服过三个年。那时,我的心里既难受又无奈,难受的是一年的收成就这样没了,无奈的是靠天吃饭终究还是老天爷说了算。”

  之后的一段时间,他时常想,都是生活在一个蓝天下的人,大家生活的差距为啥这么大?怎样才能缩小城乡距离?之后李天柱做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我要回农村老家,我要用知识与奋斗,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也过上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至少让村里的孩子过年能穿上一件新衣服。”那时的李天柱已经在上海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十分可观。对于他放弃上海的工作回家创业,家里充满了反对的声音。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栽桑养蚕。让他惊喜的是,在他家乡那里,栽桑养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自然条件也非常适宜发展蚕业生产。他自筹资金流转了村里的400多亩土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又发动流转土地的村民共同组建了柳林县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蚕桑养殖合作社——“普惠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运作合作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资金的缺口以及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等,都让李天柱的创业路一波三折。

  在李天柱的坚持和努力下,创建了吕梁市第一个蚕丝被加工厂,从蚕丝被加工厂至今,产值达到700多万元,充分利用养蚕所剩的蚕沙,生产蚕沙保健枕2000多对,产值达到80万元。面对现在的成绩,李天柱说:“从回乡创业到不懈探索,从困难重重到获得成功,我圆了栽桑养蚕梦,也收获了脚踏实地、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人身经历。”

  但是,一人富不算富,一人成功也不算成功。他一直惦记着离开上海时自己的承诺:“我要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干出点样子来。要让家乡的人不再过‘靠天吃饭’的日子,我要让大家摆脱贫困,过上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张建伟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