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源主要事迹
2011年,张昭源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既没有留在北京,也没有回到老家,而是选择了到重庆做一名选调生。在大学,张昭源是学校的知名主持人,又是体育代表队大队长,校队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很多人看来,他可以在北京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到重庆最偏远的巫山县工作,在山里一呆就是两年。他认为,人的成长和树木是一样的,只有向下扎根,才长得高,长得壮,不可逆生长。
2013年,张昭源通过人才引进来到长寿区,并向组织申请到村工作,在换届的时候当选为龙河镇保合村党支部书记。在充分调研过后,他发现农村最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还迫切需要提升村民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适应城镇化、市场化带来的变化。在推进党务、村务各项工作运转的同时,他开办了保合村市民学校。
为了吸引孩子,他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精心设计课程,开办了国学讲堂和科学讲堂,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现,从家长要求孩子来,变为孩子每天都要来;另一方打造强大的师资力量,动员在长寿工作的清华、北大、同济、南开大学的选调生来给孩子们讲课。授课地点虽然在保合村,却时不时有其他村、长寿,甚至是重庆的家长带着孩子过来。
他授课的方式很多样,除了自己讲,还让孩子们讲。例如,在《弟子规》的讲授中,他就请孩子们分享平时的所做,对照书本审视自己的行为。他还自己出资把孩子们带到重庆去开眼界,到科技馆去参观学习。他说:“那天中午请孩子们吃饭,5个孩子吃了4斤牛肉,有个孩子说这是他这辈子吃得最痛快的一次,我想,我们能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这些,还需要不断努力。”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他让孩子们担任市民学校的管理员,孩子们有负责图书借阅的,有负责卫生清洁的,有负责电脑的,三个多月的学习,看着孩子们能够见到长辈就问好,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公交车上不吃零食,上扶梯靠右站立,张昭源高兴极了。
保合村市民学校,是张昭源作为支部书记治理乡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是给孩子们办教育,凝聚人心。二是通过补充家庭教育影响一代人。三是为农民市民化提供思想保障。四是以市民学校为切入点联通正民心、启民智、促民行多个乡村治理思路。他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我会记得孩子们,会记得这个村,因为我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有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