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媒体走转改】精准扶贫新政策 摘掉贫困“旧帽子”

发稿时间:2016-09-24 16:16:00 来源: 中国干部学习网 中国青年网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兰州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军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此役我军集中兵力之多、火力之强、战斗之激烈且付出代价之惨重,前所未有。67年过去了,曾经血雨腥风的战场散去硝烟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革命老区能否按期摘掉贫困的帽子?带着心中的疑问,跟随“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小组,“学习中国”小编走进了金城兰州。

讲解员为采访团介绍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中国干部学习网 张倩楠 摄

  兰州市的七里河区属于典型的插花型贫困地区,近年来,七里河立足区情,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责任”和“一号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惠民政策。

七里河区委宣传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精准扶贫政策。中国干部学习网 张倩楠 摄

  产业式扶贫:发展“一亩地”经济。通过实施种养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百合、精稀特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累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83.904万元,其中百合母籽(林果、中药材)每户补贴3000元,化肥每户补贴20元,农膜每户补贴40元,冷凉型蔬菜种子每户补贴200元。截至目前,全区百合种植基地稳定在5.26万亩,蔬菜基地达9.9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达9400亩,果品种植基地达2.2万亩,产业收入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37%。

沈家岭村养鸡场。中国干部学习网 张倩楠 摄

  开发式扶贫: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实施移民搬迁的对象主要是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后山地区。项目计划投入13亿元,建设25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已对第一期搬迁的769户所需安置房面积进行摸底调查,5个行政村共选房957套,一期实际建设1077套,数量上已经满足需求。选房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绪,预计2016年完成选房、分房、上楼入住等工作。

  造血式扶贫: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七里河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提高贫困人群的素质和技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有效增加了贫困家庭的经济来源。2015年,全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2万人,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850人,创劳务收入5653.48万元。

  捆绑式扶贫:精准落实专项贷款。探索建立“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意愿,分类推动贷款落实,对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集中“一站式”服务办理贷款;对有贷款意愿但经营能力弱或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以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企业),每户三年共计10000元保底分红。同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合作社(企业),根据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在合作社(企业)设立2-10万元的“贫困户救助基金”,用于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临时救助。目前,全区设立“贫困户救助基金”的合作社(企业)达18家,救助范围涉及550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兰州沈家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国干部学习网 张倩楠 摄

  兜底式扶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七里河区1116户、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劳动能力弱、文化程度低、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金的贫困户普遍存在。针对这些贫困户脱贫问题,七里河区创新扶贫模式,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城市环卫工作相结合,在招聘城市清扫保洁员工作中,专门提供400个岗位,通过兜底安置,帮助贫困户顺利摘掉了压在头上的“贫困帽”。经过半个多月的摸底,从全区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出110人,招聘他们担任区环卫局清扫保洁员。

  

责任编辑:刘芊芊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