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梦想,就是要不怕吃苦、持之以恒
2007年刘磊第一次坐大巴去往白沙县城时,颠了几个小时后,才到了保护区管理站。记得快到白沙县城的一次停车,现在想起都觉得好笑。县城连一辆四轮出租车都没有。这算县城吗?刘磊说:“坦白说,当时落差挺大的。但是想想自己的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想想来之前同学和老师的意见,想想自己的选择,我决定先到管理站看看。”“我们的宿舍是两人一间七八平米的房子,三面围墙一个窗,冬冷夏热整死人,面对这样的环境,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留下了!”刘磊说。
在鹦哥岭工作要市场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道银村是保护区实验区,没有路、没有电、没有厕所、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洗澡的地方,猪都是散放的,60公里的土路要开三个多小时的车,还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水路,过四趟河才能到!这是我见过最偏僻、最落后的村庄了!”“我听不懂当地的黎话,吃不惯清淡的海南饭菜,每天要到河里洗漱、洗澡,还要找地方方便,除了洗澡我感觉很爽外,其他都不是很适应。”但是,每当看到当地人快乐知足的笑容、任务完成后大口米酒的招待庆祝时,总觉得自己的坚持正确的,并能感到由衷的高兴!
2008年,刘磊开始管理鹦哥岭全部的180多名护林员,开始处理有关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埋设界碑、界桩、宣传牌时,由于没有经验,120斤重的界桩背在背上顿感生疼。
刘磊起草了《管护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于2008年底在鹦哥岭保护区率先实施。后来经过修改,在全省林业系统推行使用。
2010年,刘磊用20000元为管理站争取到高峰村委会40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50年,在那里建设了高峰分站;为了通知道银、力土两个村的群众防范台风袭击,用了一天的时间在湿滑泥泞山路上前行,差点掉进沟里。
回看过去的每一年,刘磊都能看到和同伴们的艰辛付出,也看到了他们的收获。
“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逐步成长为保护站的副站长,目前差不多成了保护站的大管家,很累,但是我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成熟。”刘磊说。
这些年的日子里,刘磊总是庆幸自己当初能勇敢的做出选择来到鹦哥岭,能够在这坚持好几年,其中更是有一些感悟想和青年人分享:“结合自己所学,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要持之以恒。”
收获梦想,就是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分享会上,有人问刘磊以一种怎样的信念保持这样的一种冲劲,挑战一个甚至可能牺牲自己性命的工作。刘磊答道:“那是我自己的选择,刚到鹦哥岭,到了村里已经成了”土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还需要搭帐篷,下雨了就在水里泡着。我做每一件事,都希望尽力去完成,每完成一件事,就感觉自己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很好地带动了我,让我有一种信念一直往下做。其次,就是我对目标的坚持。我们从零起步,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把它建成一个国家级的保护区,我作为团队的一员,肯定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如果这点都做不到,何谈这个团队的目标。随着时间的积累,我的冲劲更大了,有了更大的目标。长时间在鹦哥岭,我已经融入了,这里的人们很信任我,这个也是支撑我走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长期不能回家,家庭和工作如何平衡的问题,刘磊有自己的见解:“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十八大代表、湖南建工集团总公司水电施工员叶钦和“湖南最美青工”罗兰也在分享会上分享了他们爱岗敬业的故事。刘磊说:“这次不仅是一个分享会,更是一个交流学习的会议。我来到这个分享会,不仅是来分享,更多的是来学习,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湖南建工集团总经理叶新平说:“刘磊与我们分享了他奋斗成长过程中的辛酸和喜悦,为我们湖南建工这样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企业的青年员工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力量,为青年员工实现中国梦、爱岗敬业传经送宝。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奋斗,除了要敢于有梦想,更要立足于爱岗敬业。刘磊给我们介绍的经验就是要从自己做起,很值得青年人学习。”
整个会议跟过程中到青年们不时做着笔记,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凝神思索。分享会结束后,仍有不少青年围绕刘磊问个不停,不舍刘磊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