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继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简称GYL)助学字典项目西藏公益行之后,GYL北京办公室迎来了西藏七所院校的四十多名师生代表,他们与来自北京七所院校的18名高校代表(其中大多数来自助学字典公益项目组)、高中生代表,以“公益创新”为主题展开座谈,共商社会公益发展大计。青年导师、共识传媒周志兴董事长出席本次座谈并作了以“个人规划与能力”为题的主旨发言,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创始人张萌博士主持本次座谈。
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简称GYL)创始人张萌向远道而来的西藏各大高校师生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并向来宾简要介绍了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概况。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总部在中国北京,是分支机构超过28个经济体以促进全球青年成长发展为愿景的NGO组织,联盟通过建立全球青年导师社区、全球青年领袖社区及全球领导力社团,汇聚全球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文化精英,搭建政府与青年、企业与青年、高校与青年、青年与青年之间的桥梁,解决全球青年问题。并通过“渡船理论”帮助青年从此岸到彼岸,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
张萌博士回忆了自己与西藏的情缘,从一名普通的游客到逐步了解西藏的教育现状,从开始开展藏区的公益行动到联盟助学字典公益项目西藏行,逐步深入。每行进一步,对西藏的热爱就加深一点,心中的责任感就更重一分。本次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西藏与内地青年代表座谈会也正是这一份情意的延续,期待在未来可以和西藏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西藏自治区区团委学校少年部副部长旦增老师向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的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肯定了联盟在助推全球青年发展、积极推行公益实践方面做出的贡献。据旦增老师介绍,此行进京人员皆由西藏各大高校青年学生骨干构成,人员构成年轻化。如今,青年群体的积极作用已经在各领域显露出来,但是他们还需要经历和体验。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将有更多青年有机会走出藏区,感受祖国的丰富、多元,只有碰撞和交流,才能产生更闪光的智慧火花。
在旦增老师热情发言的感染下,来自西藏的学生代表益西旺杰同学为在场的嘉宾和观众演唱了《敬酒歌》,“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常聚难有相见时,请喝一杯酒,想想老朋友,见见新朋友”,简单的歌词传达着包括西藏和内陆地区同学们内心共同的愿望——见到更多青年、得到更多交流、参与更多公益、收获更多朋友。
西藏大学学生会办公室主任肖啸进行了以“青年人要有担当”为主题的发言,他简要介绍了西藏地区社会公益的情况,认为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非常可贵,支教活动确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带去更好的经验、资源。他谈到,目前西藏地区需要的是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的人才,希望当代的青年都能有担当,承担起重任。他进一步指出,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时代的希望和引路人,更应该具有公益意识,积极行动,到祖国的基层,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作为助学字典项目的副主任,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主席团助理的刘涛向在场的嘉宾、观众分享了他与公益结缘以来经历和感受,并对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的助学字典项目进行了介绍。刘涛首先讲述了自己的西藏南山地区扎囊县沙布村之行。过程中,他看到了沙布村落后和匮乏的教育资源,感受到当地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和重视,西藏人民对于践行公益的志愿者的关怀更是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的家和亲人般的温暖,坚定了投身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助学字典公益项目的决心。
此外,他还对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助学字典公益项目进行了介绍。他谈到本次项目旨在为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该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募集《新编小学生字典》;第二阶段是动员公益人士在这些爱心字典上留下鼓励与寄语,以此表达对山区孩子们的美好祝愿;第三阶段是运送字典,主要由公益青年代表到访中西部乡村贫困小学捐助《新编小学生字典》。回忆着本次西藏公益行的细节,刘涛感慨,亲自送字典活动,看似形式化,实际上是难得的体验和锻炼,真实的贫苦匮乏的教育环境容易让人形成直观感受,让青年更加感受到自身的责任。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团委社联副主席巴桑次仁认为大学生不仅应该关注自身发展,还要关注身边的人,尤其要认识到公益的重要性。不管在什么时代,人都应该学会给予,学会奉献,尤其是青年人,必须明确自己在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给予他们关爱。尽管一个行为的力量很小,但是点滴的阳光照进心中也会给处在困境里的人以生的信念和更好地生活信心和勇气。
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办公室行政主管武婷婷分别从“希望”“期待”和“热爱”三个关键词和大家分享了在GYL 的日子。在希望方面,她结合自身的就业选择展开,她认为,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这个可以将工作、梦想、公益三者结合的平台给了她实现梦想的希望。在期待方面,她认为只有在充满希望和正能量的工作中,才能感受到期待,而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她期待每一次公益助学行动带来的惊喜、期待每一期的导师引领课程,也期待自己以及所有的志愿者在其中的蜕变与成长。最后是热爱,她热爱教育事业,也在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拥有了广阔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将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引领青年的成长。
毕光美分享了她两次的公益经历和自己的感受。在一次为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送爱心的活动中,面对严重的高原反应,团队倍感艰难但是顽强地完成了任务。这次活动使她体会到了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感受到了90后的执着和时代责任感,也点燃了她做公益的心。在2014年,她再次作为志愿者到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区改则县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活动让她深深了解到,与恶劣的地理条件相比,思维的局限才是贫穷的元凶。改变现状的重中之重是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扩展自己的视野。
曲炳鹏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从学生个人公益行动、学生组织公益活动以及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的助学字典公益项目三个方面来讲述自己的公益梦。与公益结缘已早的他,始终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公益效果的持久性问题。从支教、“生态文明”博士生宣讲团到目前正在展开的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助学字典公益项目,他用丰富的实践经历讲述了创新与公益的关系,强调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该将知识和新技能融入到公益活动中,让受助者自身更加拥有竞争力。
青年导师、共识传媒董事长周志兴老师以“成长路上的规划与能力”为主题,分别从规划与能力、平台与机遇、个人奋斗与时代需要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周老师对于公益的理解,在赠予的同时自己也将有所收获的和提高,这也是公益的价值之一。在青年人践行公益方面,周老师指出每个青年人的公益行为应该以个人能力为基础,尽己所能,以自身的长处散发光和热,有助于将善的力量最大化。
谈起能力的培养,周老师深刻地指出了规划与能力的关系,一方面,年轻人应该有长远的眼光,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另一方面,与规划相比,个人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更加很重要。周老师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担任中央文献调研室研究员的曲折历程,因坚持将一件件小事做到极致的态度和能力以及及时把握住机遇,从而最终获得了成功。他指出只有以能力作为基础,规划才能得到良好执行,没有能力支撑的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
最后,周老师还强调青年个人的选择应该结合时代的需求,要具有长远的眼光,了解当前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形势,只有将当下的能力、人生的规划以及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够走得更平稳、自信。
自由讨论环节中,代表们畅谈彼此的公益梦想和实践经历,于思维风暴中坚定信念,于实践互诉中相约同行。大到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背景下的公益践行新特点,小到公益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话题涉及广泛。两地同学用亲身经历阐述着对于公益的独到见解,用行动诠释青年有担当的内涵。西藏青年代表们也表达了希望加入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助学字典公益项目当中的心声,愿以自身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助力梦想工程,也希望多与内地的青年进行交流,更好地服务西藏的社会发展。
在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张萌博士的号召下,在座所有参会者写下自己对于未来的寄语,关于自己、他人、公益、梦想、青春,用书写的方式,给自己做一个见证,向自己和社会许下承诺,为未来增添多一份期待和规划。
最后,西藏自治区区团委学校少年部副部长旦增老师向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送上了礼物以及美好的祝福。
本次座谈会在欢乐融洽的气氛当中圆满结束,北京与西藏两地高校的青年以“公益创新”为题一同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梦想,并在交流当中达成共识:教育,是国家之本;公益,是社会之德。公益,未必惊天动地且遥不可及;公益,即便小小善举,亦铭记感恩。用创新引领公益实践,两地携手共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