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中山,许多年轻人的一天是这么开始的:早上起来收到“中山青年”微信推送的活动资讯;吃早餐的时候通过桌上的二维码名片刷微博关注 “中山青年”了解最新动态;上班路上也能够在户外广告牌、公交车身、出租车LED电子屏、电台广播中找到中山共青团的踪影;上班时忙里偷闲通过网站报名团组织发起的有趣活动;下班参加活动时还能用手机通过“亲青汇”APP 签到积分……全媒体中心用prezi技术展示了全媒体技术对青年人的渗透。
全媒体增加共青团吸引力
“一场报告会,能来靠骨干,台下玩手机,中途走一半……”共青团的吸引力在这种屡见不鲜的尴尬局面中逐步流失,传统动员方式和引导方式遇到很大挑战。
基于此,中山团组织不断寻找大小道理的结合点,注重把“大道理”转化分解为容易接受的“小道理”,让“小道理” 在传播的媒介上丰富一点,在表达形式上活泼一点,在教育的手段上渗透性多一点。中山共青团全媒体中心应运而生。
微博微信、团刊报纸、文化产品等全媒体的 “ 十八般武艺 ” ,通过线下线上的结合、立体式的传播,让信息更加有效精准地传递到青年,增强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不仅仅是宣传渠道多样,表达方式也非常时髦,“中山青年,靠谱”、“中山共青团,就在你身边” 等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更能吸引青年的眼球。
在中山共青团全媒体中心,人们可以现场体验新媒体互动应用。团中山市委书记丁凯告诉记者,团市委已经建立以点子文化传播公司为基地、中山新媒体青年联盟为技术力量的全媒体中心。该中心从组织架构、传播技术、文化产品三个方面搭建共青团引导青年的新格局。
此外,中山市拥有包括基层团委、志愿者组织、大学生联谊会、镇区少工委等微博集群565个,粉丝超过12万人,“中山青年”新浪微博一度跻身新浪微博风云榜政府榜共青团全国前三强。“中山青年”微信是全团首个、全国党政机关第二个官方认证微信。
现代公益提升团组织凝聚力
中山团组织提出将 “现代公益” 理念作为构筑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尝试。团中山市委努力跳出帮助弱势人群的传统公益观念,将公益界定为人人公益、微公益,界定为快乐公益、创业公益,改变了传统公益严肃、沉重的印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山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成立16年来,涌现出“晨曦行动”赴边远山区扶贫助学、“绿色中秋”环保行动、“快乐暑期”帮扶贫困新老中山人子女项目、“同一蓝天”青年才艺选拔大赛等数十个品牌活动,深受青年人喜爱。目前全市17.2万名注册志愿者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4.9%的中山青年都表示参加过志愿活动。
不仅仅是体制内社团,青年社会组织也是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如中山民间知名的清风自游人社会公益服务中心成立10年来,公益活动累计举办了100多项,先后与广东连南、云南香格里拉等多个贫困地区结对帮扶。一提起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几乎每一位家长都能说出这个民间社会组织的一两件事迹。这个武术团不仅在多次比赛中取得佳绩,还同时拯救了1000多名“边缘少年”,帮他们重新回归正道。蓝天家园则是中山有名的推广助学项目的组织,拥有长达6年的山区助学经验,成功推出“六一”捐助山区儿童、中秋给山区送月饼等公益活动,并先后成功组织“暖冬计划”向山区贫困家庭捐赠棉被、关爱及回访资助学生活动等。
近年来,中山团组织通过“现代公益”理念打通体制内外,凝聚80后、90后青年,为各项活动的开展寻求广泛共识。通过开展中山市青年大会暨万紫千红青年SHOW,为中山、乃至港、澳、珠三角公益社团组织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发起 “逸仙杯”亚洲青年公益创新大赛,吸引东南亚、港澳台地区以及大陆广大青年参与,170余个亚洲各地的公益创意让人应接不暇;通过与零点集团合作开展黑苹果夏花会公益招标,推动公益项目头脑风暴,实现资源和公益项目的对接;与清风自游人、珠海逍遥驴谈等自组织发动55公里中(山)珠(海)徒步毅行活动,连续10年吸引珠三角青年近万名青年参与,倡导青年公益;举办慈善拍卖会,发动中山22个青年社团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项目筹得40万元资金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