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旺用自己对色彩敏锐的感觉,描绘心中五彩斑斓的世界。
厦工文联成立25周年作品展。
上世纪80年代,星锚文学社成员外出采风合影。
【核心提示】
上世纪80年代,文学热潮涌遍全国。在厦门,不少企事业单位、工厂、学校的文学社在这场精神洗礼下应运而生,如“草原”、“采贝”、“星锚”等。
时光流转,很多文学社由于各种原因不复存在,不过,仍有厦门港务控股集团(简称“厦门港务”)、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工”)等“老牌”国企坚持着;自发成立的湖里区外来青年文学社,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些劳动者不仅写散文、随笔、诗歌、小说,还创作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他们带着与生俱来的鲜明的“草根性”,为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一串串清晰的足迹。
为纪念“五一”劳动节,本报记者日前走进这三家文学社,探寻它们的发展历程,聆听草根创作者的故事。
“厦工文化底蕴深厚,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员工,所以成立文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27年前,摇摇晃晃地迈出了第一步。”厦工文联副主席、秘书长蒋志明回忆起文联的创办,至今感慨良多。当年,他是厦工文联的发起人之一。
在企业成立文联,厦工是第一家。书画、摄影、歌舞、文学、收藏、多媒体等6个协会,有会员100多人。会员们个个多才多艺,或书或画,载歌载舞,研究文学,交流收藏,在紧张工作之余,谱写出多姿多彩的文艺之歌。公司不仅在资金、物质方面提供帮助,还为协会搭建平台。现在,厦工文联有自己的书画创作室、卡拉ok厅、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会员们借助这个“大舞台”,用笔墨、歌舞,抒发着对厦工的热爱,活跃在全市的各种舞台上。厦工文联如星星之火,在企业内引发了职工素质提升的燎原之势。
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厦工文联组织了一场才艺大比拼。蒋志明说,当初推出活动时以为会“遇冷”,结果受到员工的热烈欢迎。
湖里区外来
青年文学社
成立时间:1996年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上世纪九十年代,厦门吸引全国许多年轻人怀揣梦想赶来,催生了一个特有的文学现象:草根文学。1996年,一群聚集在湖里区的外来青年,自发成立了“月亮河文学社”。4年后,在共青团湖里区委、区青联的指导下,文学社变身为“湖里区外来青年文学社”。首任社长冯建明,曾代表百万厦门农民工,当选为北京奥运会厦门火炬手。今天,这个文学社有社员300多人,他们在这里享受到了文字的快乐,人生也多了几分精彩。不少本地青年也加入其中。“文学社就像一条河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在这里熏陶气氛、提升写作水平。”现任社长颜明亮说。
从社刊《外来青年》到《现在》,文学社已成为外来员工的精神家园,他们相互学习,参加不同主题的沙龙活动。当年的外来青年,有的当上单位领导、有的走上宣传岗位,有的成为文艺工作者,有的创业成功。参加文学社的经历,给他们的人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冯珊萍:
半夜梦醒赶写小说
18年前,高考失利的冯珊萍,从老家湖北来厦。她慢慢地融入,在这里成家,还被评为市劳模。生活日渐安定,但她并不满足,因为内心深处的文学梦,一直没有实现。有一天,她从报纸上得知湖里区有个外来青年文学社,四处打听,终于如愿加入。
她的最大爱好就是看书,潜下心来,自学考上厦大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弥补当年高考的遗憾。她还到文化馆上课,跟随本土作家庄维明等学习小说创作,2012年,她完成了短篇小说《企盼》。三年后,她以在厦18年的打工生活为主线,完成20万字的小说《九个孩子的少女》。写作时,她经常半夜做梦梦到一个场景,赶紧起床写进小说里。目前,她正在对小说进行二次修改,准备今年出版。
对于湖里区外来青年文学社,以及市总工会、厦门日报《城市副刊》等提供的投稿平台,冯珊萍心存感恩:“是它们造就了今天的我。”
厦工文联
成立时间:1989年
霍永旺:
一位仓管员的油画梦
●年龄:56岁
仓管员、油画家,这两个看似不搭边的词,是霍永旺的“标签”。尽管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他仍在坚持年少时的梦想。眼前的霍永旺,黝黑的肤色、憨厚的笑容,一身灰色工服,操着河北口音。要不是厦工文联在2012年举办的职工作品成果展,很少有同事知道,身边默默无闻的霍永旺竟会画一手好油画。
霍永旺从小爱画画,小木棒、灶膛内的木炭都是他的画笔。初中时,他曾把连环画《西游记》完整地画下来,引起了美术老师的注意。经老师推荐,他高中时到清华大学附中和中央美院旁听,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我最崇拜徐悲鸿,他的画没有一笔是废的。”命运弄人,他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都没能成功,无奈之下放下画笔。14年前,他进入厦工,从电焊工做起。看到厦工文联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他坐不住了。2011年,再度拿起告别近30年的画笔时,他百感交集。
如今,霍永旺很满足。为专心画画,他搬到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每天舞动着画笔,邻居、工友都是他的模特。他说:“我就想一直画下去。”
厦门港务
星锚文学社
成立时间:1985年
“星锚”,一个坚持了31年的文学社,将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港务基因”薪火相传,是厦门少有的职工文学团体。曾参与创办文学社的吴跃煌,现任厦门港务地产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31年前,他才20多岁,和单位的几名文学青年酝酿成立了星锚文学社,初始成员就有61人。
“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文学属于普通人。”这是鼓浪屿女诗人舒婷31年前为《厦门港报》星锚文艺副刊所写下的诗句。这份文艺副刊后来由星锚文学社主编。1986年春天,一群年轻人骑自行车环岛采风,是文学社成立后的初次活动。此后,尽管创办过程艰辛,但文学社活动从未间断,迎来一批批成员,不少人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有的出版个人文集,召开个人作品讨论会;有的还成为省作协会员、市文联委员。
“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星锚文学社创办之初许下的这个承诺,厦门港务人始终没有忘记,代代延续。今年,《星锚文集》第三辑《心灵海湾港务梦》即将出版。
陈闽苏:
文学温暖他的心灵
●年龄:50岁
1986年,刚满二十岁的陈闽苏是一名码头装卸工。由于小时候发高烧,他的听力受损,在家看书自学,从此爱上了文学。到港区工作后,他看到了《厦门港报》上的星锚副刊,一期期地追着看,入了迷。终于,他鼓起勇气,投稿了小诗《男子汉》,没想到很快就发表了。
他一直坚持写作。陪妻子回娘家过年,就在闽东大山里写《回山里过年》;厦门马拉松赛开赛,他跑完之后就写《冲剌马拉松》……加入文学社30年,他写下的诗歌、散文获得不少奖项,文学温暖了他的心灵,为他的人生开辟了新天地。
彭山水:
享受写作的快乐
●年龄:46岁
1989年,年轻的彭山水来到和平码头工作。他踏上写作之路,还是在上世纪末、网络时代开始后。他偶尔写些东西,就悄悄发表在自己的QQ空间里。2010年,他参观了高中老师叶水湖的书法展,有感而发,写了篇文章《山高水长》,投给星锚文学社。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了铅字,还获了奖,他十分惊喜。后来,他开始写诗,《妈妈,今晚我为你洗洗脚》曾让文学社评委感动落泪。
他的作品记录了港务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诗歌《外理赞歌》、散文《 我的值班主任》,都表达了他对基层劳动者的崇敬之情。他说,自己要一直写下去,享受写作的快乐。
郭杰炜:
文学社激发诗魂
●年龄:28岁
与文学社里的前辈相比,2013年入职的郭杰炜还是个“新兵蛋子”。不过,这位年轻小伙舞文弄墨的时间可不短,就读集美大学期间就曾参与组建学校诗社,特别爱写诗,写的还是似乎与他年龄不符的近体诗。
进入厦门港务石湖山码头工作后,他参与公司内刊《石湖浪花》的复刊工作,收集、编辑同事们的稿件。在星锚文学社发表了自己的原创诗词后,他的诗歌魂被激发了。他的诗,有写一线工人的夜班情怀,有写公司员工的精神风貌,把厦门港务人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一面,用凝练写意的文字表达出来。
【声音】
用文字记录劳动者风采
●陈永红(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市总工会一直很重视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包括组织征文活动,请专业作家和资历较深的草根创作者开设讲座,举办文学沙龙、朗诵、作品赏析等活动,为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创造成才的机会。今年“五一”,市总工会发起“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发动职工写身边人,记录劳动者的风采。
文学的生命力来自民间
●刘岸(厦门文学院院长、《厦门文学》杂志社主编)
一直以来,厦门文学院和《厦门文学》都在关注文学社的发展。其实,文学院一方面要做“阳春白雪”的高端作家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关注草根文学,毕竟文学的生命力来自民间,打好基础、培养爱好者,这样厦门的文学创作力量才会越来越强大。
【记者手记】
让文学种子生根发芽
生活在,文学就在。草根文学爱好者就像一粒粒微小的种子,在厦门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角落,默默孕育,生根发芽。
他们是文学生长的力量。所幸,厦门一些 “草根作家”得到了社会、媒体和文学出版机构的及时扶持和帮助,有了更多的文学生长空间。这种扶助和支持,是一种职责和使命使然,更是一种文学态度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