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安徽贵池共青团:“动力转换”激活县域团建战斗力

发稿时间:2016-03-26 00:0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33岁的刘兴维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团区委书记。刚到团区委那会儿,他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每次团区委开会,镇街团委书记都来不齐,有时甚至缺席一半。”

  刘兴维是从镇政府调上来的,对基层情况自然不陌生:镇里人手紧张,团委书记都是“兼职”,有的兼着计生干部,有的还要负责党办工作,因为“年轻”“能干”,所以常被派去干各种“杂活”“急活”,久而久之,团干部常常陷入“两难”状态,对于上级团委布置的工作,“能做就做,没精力就不做”。

  为了提升基层团干的积极性,激活乡镇团建,团区委当时没少下功夫,可是始终没抓到“牛鼻子”,无法对镇街团干部构成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从而造成上下两级团组织“脱节”运行的尴尬局面。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由团区委这个‘火车头’竭力带动、乡镇团委被动跟进的工作模式,向各乡镇团委增强内生动力、主动作为的‘动车’模式转变。”据刘兴维介绍,从2011年起,团贵池区委意识到“动力转换”的重要性,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改革攻坚战,旨在将县域团组织打造成真正有战斗力的“桥头堡”。

  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

  团建怎么抓?当然离不开党建带团建。但怎么个“带”法,大有文章可做。

  在贵池区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区委办公室转发了区委组织部、团区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这是贵池区历史上头一回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为此,区党委还顶住了来自基层的压力。

  具体考核细则与考评工作由团区委负责实施,考评分数按一定比例折合成党建分数报区委组织部统计。这份文件的出台,无形中凸显了团区委的“话语权”。该文件明确规定,把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全区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

  为了确保公正,团区委坚决不搞轮流坐庄、人情分数,真正让考核发挥“指挥棒”的作用。

  “如果团建搞不好,就会影响到区里对镇街党委工作的考核,对镇街团干部来说,这个责任可担不起。”老团干陈玉伟如今已经转岗为镇党委副书记,提起当年因此尝到的“切肤之痛”,至今感慨万千。

  2012年,他所在镇的党建工作在区里排名第二,本指望评优拿奖。但因团委工作在全区考核中倒数第一,党建最终未能评上优。他听到这个消息时,额头直冒汗,“后来又看到镇党委书记因为共青团的工作,在会上作检讨,我心里真是愧疚”。

  为了帮扶这个后进镇的工作,团池州市委、团贵池区委的团干部“组团”来“会诊”,对照各项工作的不足之处开出了“药方”。

  陈玉伟所在的镇团委仅过了一年,就成功“逆袭”,在全区20多个镇街中考评排名第5,并将这个成绩一直稳定下来。

  正是团区委考评的压力,让团干们的“发条”紧了起来,战斗力有了很大提升。从现在团区委开会的秩序可见一斑,“一般没有请假的,如果实在有事来不了,除了说明情况外,还要找人‘代会’”。让初来乍到的年轻团干江光玮吃惊的是,现在很多活动在QQ群里就能布置,“一条通知下来,16个镇的团干部立马回应,另外4个当时不在线,后来还解释了原因”。

  考核不是终极目标,一切为了团干的成长

  “考核不是为了把谁考倒。”每年度的考核结束后不久,团区委即召开镇街工作会议,对团建考核细则逐条解读,通报考核结果、分析失分原因,帮助各镇街团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刘兴维看来,考核并非终极目标,根本出发点是以评促建,加速团干部的成长。近年来,他们的转岗进程也在加快,仅去年一年,全区20个镇街团委书记,就有9人转岗,其中3人提拔,两人重用。

  站在团区委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一方面有力地刺激了基层团干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梯队建设的问题,新来的团委负责人接手工作,难免需要一个过渡期。

  如何加强培训让年轻团干脱颖而出,同时让老团干与时俱进,成为团区委亟待解决的课题。在此形势下,2015年11月初,一个叫“李荷”的年轻女团干出现在当地团干的视野中,并且成为热议的焦点。

  其实,这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尽管平时经常接受团系统的培训,但是刘兴维和同事发现,其中缺少鲜活的案例。在团中央常态化下沉基层驻点干部、办公厅副巡视员徐曦的指导下,团区委创新设计了工作案例“李荷成长记”。

  在案例中,“李荷”的工作历程分为“入职”“困惑”“探索”“挫折”“继起”5个部分。

  “乡镇共青团工作究竟该怎么做?如何获得各村团支部书记和镇直属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骨干青年的支持?如何获得镇领导的支持?”参训人员将自己“代入”为案例中的“李荷”,围绕“如何做好基层团务工作”展开主题讨论,分组竞赛,交换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镇一品,让镇街团委有了“自转”动力

  如何让镇街团委增强“内生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自2012年起,团贵池区委全面力推“一镇(街)一品”工程,年初为各镇街团组织提供各类品牌工作申报内容,由各镇街团组织自行选择申报,年底验收工作成果。

  为此,团区委先后举办“一镇(街)一品”项目申报评比会和创建展示会。申报评比会上,镇街团组织围绕创业创新类、文化引领类、聚集人才类、组织建设类、道德风尚类、志愿服务类等六大选题,运用PPT演示进行讲解,评委现场对各镇街创建工作评分。

  棠溪街道团委书记刘炜正是在评比会上获得“工作灵感”的。他所在的镇地处深山,不少农村青年自发成立了生产合作社,从事畜牧养殖,经营土特产品。镇团委就将团建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创业”上,成立了贵池区青创协会棠溪分会,会员有100多人,为创业青年整合社会资源,争取优惠政策,推动当地焦枣、茶叶、食用菌产品的规模化经营。

  “现在协会的微信群里非常热闹,谁家的大米滞销了,谁需要什么样的肥料,只要说一声,资源就能对接上。”棠溪分会会长杨益斌说,协会如同一个“低门槛”的“朋友圈”,把散落在大山深处的创业青年聚集在团组织的周围,让他们有了归属感,“现在团委搞活动,最不愁的就是人了。”

  为了深化“一镇(街)一品”工程,团区委根据全区团青工作的安排,按月计划好活动内容,要求各镇街申请承办,进一步提升各镇街的主动性和工作水平。

  “我们还在推动‘一镇(街)一品’向‘一村一品’转型,要求各村团组织围绕自身优秀项目做文章。”据刘炜介绍,目前石门村团支部开发了青年旅游文化项目,棠溪社区团支部着手大学生返乡创业项目的建设。

  现在最让刘炜欣慰的是,镇里搞活动,村里都是抢着来承办。“经过锻炼,村里的团干一点都不怯场!”他笑着说。

责任编辑:刘洪侠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