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未成年人主要是被动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和网络暴力信息,表现形式主要是图片、视频、游戏和小说
未成年人主要是被动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和网络暴力信息。其中,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淫秽色情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浏览网页时自动跳出的占71.4%,通过垃圾短信提供的网址链接的占19.3%,朋友(同学)通过手机发送的占14.2%,通过搜索引擎主动搜索色情网站的仅占5.9%。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暴力信息的途径主要是:浏览网页时自动跳出的占50.4%,主动查找的占4.0%。
未成年人接触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和网络暴力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图片、视频和游戏。其中,未成年人所接触的网络色情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图片占57.7%、视频占36.8%、游戏占27.1%;未成年人所接触的网络暴力信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图片占54.5%、视频占47.9%、游戏占27.2%。
发现二: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较大,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较大。在被调查的未成年人父母中,83.1%的认为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影响很大,其中对未成年人影响较大的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是淫秽色情信息(90.1%)、暴力恐怖信息(78.8%)和价值观扭曲信息(76.1%)。在被调查的中小学教师中,87.9%的认为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影响较大,其中对未成年人影响较大的网络不良信息主要是淫秽色情信息(94.9%)、暴力恐怖信息(87.9%)和价值观扭曲信息(71.8%)。
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其一,网络不良信息中传播的刺激、兴奋等信息会激发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理和尝试心理,耗费未成年人的精力,从而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时间和兴趣。调查发现,78.6%的未成年人、81.4%的未成年人父母和83.7%的中小学教师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会使未成年人失去学习的兴趣。其二,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是扭曲的价值观念,影响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未成年人缺少社会责任感。调查发现,75.1%的未成年人、73.6%的未成年人父母和8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会影响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其三,网络不良信息容易使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调查发现,81.8%的未成年人、78.3%的未成年人父母和87.1%的中小学教师认为网络不良信息会使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而影响未成年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交流。
网络不良信息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络不良信息所传播的扭曲的价值观念、偏差的行为模式会影响未成年人的价值判断标准,诱发违法犯罪心理,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在所调查的未成年犯中,41.1%的未成年犯认为自己犯罪是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其中,受网络暴力恐怖信息影响的占65.5%,受网络淫秽色情影响的占56.4%,受网络虚假信息影响的占24.9%,受价值观扭曲信息影响的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