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北工大支教团:志愿服务坚持在需要与给予的路上

发稿时间:2015-06-25 18:4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被资助的学生一起。蔡娇娇 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李延兵 通讯员 蔡娇娇)“支教,是一场心灵对生命的厚重允诺,传播知识奉献爱,我们支教在青海。”这是根植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内心深处最朴素的诺言。

  自2013年起,北京工业大学已有两届14名志愿者奔赴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投身支教志愿服务。

  去年,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8名成员来到青海省民和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教授60余个班级4300余名学生,除了创新授课形式,还在科技、德育、美育、心理等方面举办不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到目前为止,他们为服务地争取了三万余元的资金和物资,扶助了230名贫困学生。至今已经完成了近6万字的支教手记。他们用实际行动担当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传播积极的信念与能量,受到支援地区的一致好评。

  “我们没有高不可攀的目标,只求无怨无悔的奋斗,我们充满力量、无所畏惧,竭尽全力地守护我们的学生,还有扶助那些贫困孩子的未来。”作为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蔡娇娇怀着这样的信念用一年的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初到民和:坚持与梦想的力量同行

  曾想象支教生活,有美好的憧憬,也有对未知的担忧。

  但踏上青海民和的土地时,才开始了解真正的这里。

  初来时,

  学校前是一条土路,尘土飞扬,

  每天吃食堂不变的土豆盖饭,

  办公室的同事不信任地看着我这位学生物学专业的能教好数学,还听不懂我的方言。

  ……

  “窗外的天灰蒙蒙的,小轿车被颠簸得左右摇晃,路边是写满了‘拆’字的危房……”回想到一年前来到青海的那刻,北京工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韩羽宁的心里兴奋、紧张,还夹杂着些许的忐忑。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与甘肃仅一河之隔,昼夜温差大,天气时常阴霾弥漫、黄沙飞舞。从小在皇城根儿脚下长大的韩羽宁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圆自己的“支教梦”。

  “和想象的不同,硬件配套环境和条件的欠缺并非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的自主性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魏琦在来到青海民和一中后负责教两个高一普通班的数学课,学生的知识基础令初上讲台的魏琦大出所料,“对于初中就已学过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全班70余名学生近一大半解不出来,作业也只能交上30余本。”

  和韩羽宁一起来支教的蔡娇娇现在已是一个承载着很多人希望和未来的“青海丫头”,她说:“100天之前,我是一个从来没离开家超过10天的‘北京姑娘’,说到贫困与知识的渴望映入我脑海的是希望工程宣传画上的那双大眼睛,而现在,我想到的是眼前一个个真实的小孩子。”

责任编辑:李延兵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