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日起,2015年度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专栏又跟大家见面了。根据共青团中央从去年8月开始的部署,2015年全团“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方向为“健全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求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积极开展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通过人大、政协等制度化渠道,推动出台有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青少年成长发展环境。
目前,各地、各级共青团组织正按照团中央的统一要求,在完成研究部署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集中呼吁和推动相关工作落实。各地在“健全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主题方向下,结合本地区实际,从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展青少年事务社工、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研究确定具体主题,积极推进工作。我们的专栏也将从即日起跟踪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
一份名为《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机遇、挑战及作为——以上海青年社会组织参与为例》的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共青团成为向青年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最主要购买主体。
上述报告由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童潇领衔,对上海现有的134个青年社会组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青年社会组织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平均数量为3.68个,平均金额约为424000元。其中,“政府购买”序列中,响应率最高的板块是作为群团组织的共青团,达到43.8%,其次是民政局(27.1%)和妇联(22.9%)。报告称,在党政序列中,共青团是购买服务的主体。
民政登记注册放开了,团委还能做什么
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上海共青团是全国较早意识到“要与青年社会组织交朋友”的省级共青团组织。时任团上海市委书记马春雷在全国率先提出“青年自组织”概念,并在团上海市委内部成立“青年家园”,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方式,聚拢青年自组织。早在2006年,以Caster街舞工作社为首的一批“没爹没娘、没名分”的青年自组织就被聚拢到团市委的“青年家园”中,团市委为他们解决了最原始的“名分”、“交流”等需求。
早期,“青年自组织”因为找不到挂靠单位,无法在“要求严格”的民政部门注册成立。无法注册,也就意味着“没有名分”。当时的上海团组织,率先打起了“擦边球”——依托“青年家园”,给那些无法在民政部门注册却有着良好社会效益的青年自组织“安家”。在这一点上,团组织找回了一股“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时过境迁,如今,在各方努力推动下,民政部门已全面放开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登记一家社会组织不再需要挂靠单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这一议题也被拿到台面上来。新的社会环境下,团组织还能为青年社会组织做些什么?
今年团中央确定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方向是“健全青少年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海团组织确定,围绕“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开展专题调研。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城市实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陆培明已经参加过多次面对面活动,对于这次活动探讨的主题,他尤其感兴趣,“这是上海的特长,应该多探索”。
就在大约两周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公开表态,要求2015年上海所有街道全部停止招商引资,“这是硬任务,没有例外”。停止招商引资后,上海各个街道所需工作经费全部由区级政府足额保障,街道主要职能将转变为“管理、服务”,其中一项主要工作将是“动员社会参与”。
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的“白领驿家”,8年前就在团组织扶持下成长的Caster街舞工作社承接了这里的舞蹈服务——每周二晚上7点到9点半,他们来这里教Woaking;每周四晚上7点到9点,是Jazz Funk时间;每周六下午2点到晚上10点,是Hiphop Freestyle。
除Caster外,还有丽娜舞蹈教室、笑道、扒拉、汉未央、驿家话剧社、咏春等社团共同为“白领驿家”的白领授课,从周一至周日,每天有课。
政府买服务,能不能再“优化”些
原始需求满足之后,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关注点被转移到了更深层次。通过前期对40多家青年社会组织的面对面访谈,团上海市委在上海市两会前夕,公布了17项系列提案建议。其中至少有《关于优化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相关政策的建议》、《关于免费或优惠为青年基层社会组织提供办公活动场地的建议》、《关于大力支持青年中心建设引导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等5项提案直接与青年社会组织相关。
在政府购买服务领域,记者了解到,团上海市委机关层面,去年一年大约投入了200万元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区级团委为购买服务所作的投入更多一些,以浦东新区团委为例,2014年投入了约700万元用于购买青年社会组织的服务。据团区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一数字,今年可能还会翻番。
张平是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的总干事。她告诉记者,中致社区服务社是浦东新区最大的一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社工机构。2013年一年,仅吸毒人员帮教和社区闲散青少年两项,该社就获得了1600多万元的政府购买经费,2014年其获得的政府购买费用达1890万元。
最新公布的“利好”消息是,上海到2020年,每100名常住社区青少年将会得到至少一名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的服务。按照这一规划,张平预计,2015年中致社区服务社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经费还将有大幅度提升。
团上海市委最近打算在上海市两会期间推出的《关于优化政府购买青年社会组织服务相关政策的建议》,“明示”了上海团组织多年从事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所得出的经验,触及要害——一是有些政府部门比较重视(购买服务),但还有些部门重视不够,也不愿使用;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经常出现一家社会组织多头申报购买项目,以一项活动获得多渠道资金的情况;三是一些社会组织本身能力难以真正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项目。
税收问题,也是制约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一大“瓶颈”。青年社会组织做的是公益,但他们的免税范围很窄。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社会组织因政府购买而获得的收入,仍需纳税25%。
为此,团上海市委建议,政府购买服务应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初期生存的保障支持,并建议设立青年社会组织扶持基金。
社会组织的承接能力究竟怎么样
在浦东新区团委主办的一场面对面圆桌讨论会议现场,青年社会组织所面临的“人才问题”被推到了最前线——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的根本能力。
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三林镇青少年事务社工陈佳峰透露,MSW(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记者注)“大师级”的毕业生,很少有人在毕业后从事社会工作,“为什么最缺的专业人才,没有进入我们的队伍中?”
他说,“收入低”只是这些人决定离开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专业化提升空间不大,“在很多区,全市第一批开始工作的社工现在一个人都不剩了,我们这个行业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撑”。
上海塘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钱伟国分管整个塘桥街道的公益组织工作,社工们留给他的印象是“来了,走了;来了,又走了”,“这些人很优秀,但是感觉没有发展前景”。他提出一个问题——社工作为专业人才,能否像做其他工作一样,也能有一个成长的空间,“不能让他有成长的烦恼”。
实际上,团上海市委2014年年底在青年社会工作者专业化问题上已经有了新的思考,新政将从2015开始试行。
此前,在团上海市委的协调下,民政、人社和财政3个部门合力,把上海社工的待遇定了下来——民政部门到底需要多少个岗位,人社部门可以提供哪些岗位,财政可以为此支付多少钱,这些涉及社工根本利益的大事儿都被一一敲定下来。最终的决定是,社工与常住社区青少年配比提高至1∶100,社工待遇从每年每人6万元提高到8万元。
此外,上海还探索出一套25级社工晋升机制。初级社工设10级,中级社工设5级,副高级社工设5级,高级社工设5级。每一个层级都与社工薪酬直接挂钩。
点睛
烦恼——上海塘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钱伟国分管整个塘桥街道的公益组织工作,社工们留给他的印象是“来了,走了;来了,又走了”,“这些人很优秀,但是感觉没有发展前景。”
破解——团上海市委2014年年底在青年社会工作者专业化问题上已经下了狠心,新政从2015开始试行。社工待遇从每年6万元提高到8万元,试行25级社工晋升机制。初级社工设10级,中级社工设5级,副高级社工设5级,高级社工设5级。每一个层级都与社工薪酬直接挂钩。(王烨捷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