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邬巍已经做了十几年的白求恩志愿者,从2002年非典肆虐,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一直投身在志愿者的工作中。2008年汶川地震,他就曾作为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医疗服务队队长带领8名志愿者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参加了汶川大地震救援工作。“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山路难行、余震不断。危险重重,那段经历成为了自己一生的记忆。”邬巍告诉记者,在灾区,白求恩志愿者们向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后,还结下了深厚友谊,并在灾后免费帮助灾区进行长达3年的医疗帮扶,真正做到了抗灾帮一把,重建扶一程。
在从灾区回来后,邬巍继续关注志愿服务,并积极参加公益组织从事志愿活动,在白求恩志愿者的影响下,坚持参加帮扶服刑子女的医疗问题,不仅帮助这些困难的孩子解决医疗方面的问题,更关注的是如何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阴影,快乐成长。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树立一种正确的思想心态,同样志愿服务平台的搭建需要的是长久服务社会,而不是盲目跟随,不拘于时间地点”邬巍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其实就是与人为善、与世为善,只有将这种意识融入到生活的琐事中才算真正的服务信仰。
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无数把泥土聚集在一起,就汇聚成延绵不断的群山峰峦,他们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白求恩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去呼唤温情以消减冷漠,去感染更多的人以此来营造和谐温情的社会氛围,让世界变得更温暖。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1)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2)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3)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4)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5)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6)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7)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8)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9)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10)
玉汝于成中国梦系列报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