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张建伟 通讯员 禹荣彬)日前,在凯里市旁海镇大山深处的地午小学,一群孩子快乐地期盼着。他们是地午小学的困难儿童,虽然寒潮已经让这里的大山退去了葱绿,但他们仍然身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玩耍,不时地抽着鼻子。
他们期盼的,是来自千里之外礼物。
一个月前,在团市委的联系下,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了解到凯里市大量困难儿童缺乏冬季保暖衣物的情况后,决定为凯里市困难儿童捐赠1000件羽绒服,总价值20万元。
期盼中,团市委的两辆车缓缓驶入校园,车上满载的就是将要送给他们的100件羽绒服。没有任何仪式,就在校园操场上,工作人员直接把羽绒服一件件发放到孩子们手中。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脱下身上的单衣,穿上鲜艳而又温暖的羽绒服。这些载着满满爱心的羽绒服,跨越一千多公里的空间距离,终于穿在孩子们的身上,温暖着他们幼小的身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孩子们穿上新衣唱起歌,歌声回荡在大山里,大山也变得温暖,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也暖意融融。
据悉,从1月15日至18日,团市委将1000件羽绒服送到1000名困难儿童、留守儿童以及残疾儿童手中。
而此次寒冬送暖其实并不是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与凯里的第一次结缘。早在2006年,中海油深圳分公司就在团市委的联系下与凯里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该公司先后捐资援建了地午小学希望食堂、九寨小学希望食堂等一批希望工程项目,并多次来到凯里看望困难儿童,各项捐资累计近一百万元。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这些来自远方的羽绒服,温暖了孩子们的身体,也温暖了我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