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马云飞 通讯员蔡立)4月25日,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在这次团代会上,代表、团员青年参与大会的互动渠道被大大拓展。微博、微信和专题网站成为代表以及会场外的团员青年们感受大会气氛,讨论会议话题的互动平台。
"双微"助团代会会场无限延伸
打开微信,发送“我是代表”至广东共青团公共账号,就能得到微信小管家的全程会务帮助;发送地市名,就能收看该地市团代表团的提案微视频……
“会场内的团代表和会场外的青年可以同时参与讨论,一下子把会场延伸了出去。”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给出了“赞”的评价。
不少团代表还“试验”出了新功能:微信发送“日程安排”,就可获得会务全程信息。记者也忍不住试了试,在微信上发送“媒体报道”,立刻收到了当天所有关于“团代会”的全方位新闻。这些信息能保存,能转发给朋友。
会场上,我们还关注到一群特殊的参会群体,他们是本次团代会召开前,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征集的特邀代表。团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团的工作思路需要创新,我们欢迎更多关心青年成长成才、关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参与大会。”特邀代表@松松老爸 就是较早报名“围观”的微博达人!他在微博里说:“我是一名青少年服务NGO组织发起人,同时又是青少年游学策划人。聆听共青团的声音,把握青年枢纽组织的决策方向,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和学生家长,是我申请团代会列席代表的理由。”
这些天,也正是广大热血青年驰援雅安灾区的日子。代表们微信发送“川粤同心”,可进入“川粤同心·广东青年祈福大行动”专题页面,为同胞祈福。代表都认真地在推送的地图中点击了“祈福”按钮,用方言发送微信声音为灾区人民加油!
共青团网络学院:团干学习so easy!
在团代会专题网站中,广东共青团网络学院已经“火”了。广东共青团网络学院是广东“数字化共青团”工程的重要组成项目之一,是专为全省各级团干部量身打造的进修和交流平台,在团代会期间全面升级。
网络学院的课程涵盖了党政、时事、团务、管理、经济、社会工作等领域,还将已有的“青工学堂”、“圆梦计划思想教育课程”、“青马工程培训班”、“亲青汇训练营”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培训班等课程搬到了线上......每位团干可利用碎片化时间,用电子书、线上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个性化、定制式的学习,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据团广东省委负责人介绍,网络学院的每门课程均分配学分,未按时完成学习的团干将失去年度评优资格,而学习成绩优秀者将获得学习深造的机会。
更为关键的是,网络学院开辟了社交网络功能,全省团干都可在社区内自由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工作体悟。随着互动社区的功能日渐丰富,网络学院将成为广东共青团人时尚的“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