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易中天为东南大学青年讲述中国智慧
应东南大学团委和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办的2012东南大学新生文化季活动的邀请,在海内外文化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易中天先生来东南大学参加“名家系列高层演讲活动”,为东大学子做题为“中庸的原则”的精彩演讲。东南大学两千余青年学子齐聚焦廷标馆聆听了讲座。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出席演讲会并致欢迎辞,她回顾了易中天教授与我校的深厚友谊及其对东大学子的关心厚爱,并代表学校向易中天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演讲活动同时向该校无锡分校,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及延安中学等三所该校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中学直播,四地学子与现场两千余名师生观众共同分享了这场文化盛宴。
易中天一开场以先学生、后老师、最后领导的顺序向在场的听众问好。他表示这是诚心诚意的将学生作为主体,和学生平等的交流。讲述中他推崇“中庸之道”时,他认为:“‘中庸之道’的准确表述是‘无过’与‘不及’”。说得更确切点就是做事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要恰到好处,所谓“中庸”,就是“不走极端,不唱高调”。易中天说,“所谓和谐也就是这个意思,和谐社会就是在各种矛盾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易中天强调“成功之道也就是掌握分寸,不管是经商还是从政,都要掌握好分寸。但凡成功之人都懂得恰到好处,最好的表演就是不温不火,最好的态度就是不卑不亢”。而对于成功的解读,易中天更是表示要反对无追求无底线:“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的,所以切勿好高骛远”。在谈及中庸原则应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时,易中天坦言自己不会和那种说话一本正经,一个缺点也没有,讲述每句话都如同传达意见一样的人交往,“这样的人显得虚伪,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讲座中,易中天谈到了中庸之道的怨德处理,他说以德报怨或以怨报德都不可取,在人与人相处的问题上,虽然以德报怨是道德的高标准,但不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所以,’以直报怨‘才可取,就是看着办,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讲座结束后,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结合佛学的中道做了精彩的点评。董群说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这个思想立场和儒学的中庸启示我们在实践中把握“中”的方法论。最后进入提问环节,在选取提问人时,易中天教授富有人文情怀的请一直站立听讲座的同学优先提问,并且顾及了前后、左右和楼上楼下同学的交流愿望。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提问交流环节中,学生精彩的发问和易中天充满智慧的回答更将讲座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整场讲座中,易中天以扎实的学术功底、独特的思想见解和睿智的演讲语言使讲座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他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智慧为主要内容,同时结合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热点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并充满智慧地讲述了重要的中国智慧--中庸的原则,为东南大学青年带来一场高峰的精神体验和思想收获。
据悉,易中天教授与该校有着深厚的友谊,曾多次应邀来校访问和讲学,他与该校艺术学学科的张道一、凌继尧等教授等相识相知,对于该校的人文教育也给予了关心与支持,他的人文演讲在东大受到了明星般的追捧,得到东大学子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赞誉。 (通讯员 凤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