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襄樊开展“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助力精准扶贫

发稿时间:2015-11-05 08:1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张建伟 通讯员 万意)为认真贯彻落实襄樊市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服务全市扶贫攻坚大局,促进贫困地区青少年健康成长,2009年以来,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市委充分发挥“希望工程”公益品牌优势,启动实施“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重点资助家庭贫困大学新生上大学。活动实施七年来,共计面向社会募集善款896.35万元,先后资助2592名寒门学子走进象牙塔。今年,“七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更是创历史新高,业已筹集资金245.45万,资助贫困学子684人。

  主动作为 精准思路“定好调子”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在以往扶贫工作开展中,尽管帮扶资金、建设项目等“输血”式的扶贫很实惠、受欢迎,具有雪中送炭之功效,但团市委在深入调研中发现,贫困户中除少数因天灾人祸致贫外,大部分都因文化层次低,又没有一技之长而贫困。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因为上不起学而加剧贫穷的恶性循环问题在农村地区非常显著,贫困青少年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扶贫,更需智力扶贫。

  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群团组织,团市委结合实际,坚持从巩固青年群众基础这个高度、从促进青少年民生改善这个大局出发,主动作为,精准思路,把扶智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把帮助家庭贫困学生上大学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启动实施了“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活动实施以来,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坚持好事长做,久久为功,切实加强工作整体谋划,狠抓资源整合,竭尽全力帮助贫困学子不失学。全市每年募集的善款、受资助的学生人数和人均受助金额均逐年增加。今年的“七帮”活动筹集资金比去年增加了49.5万元,资助标准也由每人2000元提升至3000元,为更多贫困学子的大学梦想插上翅膀。“帮贫困生圆大学梦”已成为全市社会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惠及学生最多的爱心助学品牌项目。

  上下联动 精准发力“畅通路子”

  精准扶贫,不仅是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更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有关单位的共同配合。团市委在开展“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注重运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多方面争取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扶贫解困,积极构建省、市、县三级团组织联动的助学扶贫格局。

  通过及早准备,及时汇报,跑部进厅,积极争取省青基会等上级助学资金;通过广泛宣传,密切联系,主动争取市级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助学资金;通过及早动员,周密部署,充分发动县级团组织同步深入开展助学扶贫。今年“七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开展以来,团市委已累计从团中央、团省委争取助学资金61.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9人。争取市内援助资金47.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55人。各县级团委筹集助学金112.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94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助学格局已逐渐凝聚起共青团参与全市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有的放矢 精准识别“帮到点子”

  精准扶贫,扶持对象精准是重要前提。团市委围绕助学目标精准落地,始终坚持强化分类对待、重点资助相结合,实施“五清”工作法:即家庭困难状况清、家庭帮扶情况清、学习情况清、录取学校学费清、助学愿望清,制定了可操作、利执行、易检查的措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摸底排查。

  活动期间,团市委联合楚天快报、市慈善总会,依托各基层团组织,对所有送审贫困学子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除了确保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考入二本以上大学等基本条件外,还要求必须全部在县级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范围内。同时,在名额分配上,尽量向最边远、最困难的贫困村倾斜,确保全市346个贫困村学子受助全覆盖。资助学子名单确定后,团市委积极协同各县级团委组成走访调查小组,深入走访慰问,全面掌握拟资助学子的家庭、经济和学习等情况,重点核实是否在精准扶贫库中。走访结束后,在《楚天快报》、襄阳青年网等媒体上分期分批对所有拟资助学子名单进行统一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所帮扶学子的精准识别。

  完善机制,精准管理“形成链子”

  精准扶贫,必须确保帮扶渠道畅通,确保贫困情况真实,确保爱心资金规范,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社会各界的要求。为切实促进“帮贫困生圆大学梦”助学扶贫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团市委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办法,确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形成了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工作链条。

  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市、县两级团委认真实行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主管部室工作责任制,把开展助学扶贫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班子和干部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二是健全监管机制。严格规范助学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募集的所有爱心捐款,均需全部打入省青基会“希望工程”财政专户,再由省青基会集中拨付至团市委,有效避免了爱心资金截留、滞留、挪用现象的发生。同时,市、县两级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公布,确保专款专用。三是健全助学长效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在开展爱心助学前,及时和工会、妇联、计生、慈善总会等有关部门沟通,互通情况,切实做到不重复资助,让有限的助学资金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在资助完成后,建立主动联系渠道,通过建立受助生QQ群、受助生档案库等形式,加强对学子入学后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的跟踪服务和对捐方的信息反馈,促进受助生与捐方之间以及受助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确保助学实效。

  深入引导 精准宣传“打响牌子”

  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着力改善青少年民生是团市委开展“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6月,团市委都会面向社会发出爱心倡议,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帮贫困生圆大学梦”助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楚天快报》等相关媒体上开辟“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专栏,成立采访小组,深入宣传爱心助学的重要意义,宣传贫困学生克服困难、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迹,宣传社会各界关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感人事例和先进典型,着力推介爱心助学精准扶贫项目。七年间,先后发布了上千篇新闻报道,“帮贫困生圆大学梦”已成为襄阳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品牌,越来越多的爱心资源汇聚共青团,众多社会爱心企业主动要求参与“帮贫困生圆大学梦”助学活动,先后成立“天济药业助学金”、“施琅助学金”、“多啦巴布助学金”,专门用于每年助学。不少爱心企业和人士还与受助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持续资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共青团助学活动的公信力不断提高,“参与爱心助学、申请爱心助学,找共青团”成为社会爱心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共识。

  “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有效解决了贫困学子读不起书的问题,引发社会舆论好评如潮,中国青年网、湖北电视台、襄阳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均多次大篇幅予以宣传报道。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团市委自加压力、自主开展助学活动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向全省推广“襄阳模式”。活动在全社会引发的爱心效应也温暖着越来越多的受助学子,很多学子学有所成参加工作后,主动找到团市委,希望将自己曾经获得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兄弟姐妹,以感恩之情回报社会。“帮贫困生圆大学梦”活动引发的爱心风暴和爱心接力正在持续上演,营造了爱心传递的蝴蝶效应。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以“帮贫困生圆大学梦”爱心助学品牌项目为载体,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圆梦大学为目标,加大精准助学力度,为精准扶贫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张建伟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