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王子”孙国秀在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分享创业故事。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摄
“创业的过程艰辛而复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年轻的创业者要利用一切机会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创业初期,孙国秀曾经各处调研,他发现在车站、公交站以及地铁口,烤红薯最多,“为什么烤红薯不可以在专卖店里,为什么不能变得环保?”为了改变汽油筒加蜂窝煤的传统烤红薯模式,孙国秀对烤红薯进行了一场从做工方式到吃法的革命,他发明新型环保烘烤炉,把红薯带到了专卖店,并推出红薯味儿的冰激淋,红薯干、红薯粉、红薯饮品等,形成了红薯产业链。
从8000元启动资金和4平米的小店,到数十家连锁店,再到现在1500万风投,“红薯王子”卖的不单单是红薯,更多是故事和情感,2013年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难关,公司亏损了580万,公司从70名员工裁员到13名,借钱重开的8家小店也倒闭了。但很多人却没看出他有什么变化,他重新开始四处奔跑,努力走出困境,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经过磨难才有机会成功。
“儿子娃娃”李建勇在中泰集团分享自己的公益历程。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摄
在分享会上,“儿子娃娃”李建勇的分享让很多人潸然泪下,大学毕业后,李建勇来到岳阳一家炼油厂工作,在一次炼油作业时右手不小心被250度的渣油烫伤,住院45天。在那段日子里同事和同学轮流来医院陪着他说话、聊天,那是他第一次被义务奉献的爱心所触动,并从此产生了投身公益奉献爱心的梦想。
2010年年底,李建勇回到了家乡乌鲁木齐,成为了新疆949交通广播爱心献血联盟的一员。加入献血联盟以后,李建勇不计个人劳累,每当有病患需要血时,他都第一个挽起衣袖,在李建勇的带领下,献血联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5个民族的4000多名志愿者的大团队,先后帮助了18个民族的350多位患者,目前累计献血超过160万毫升,受助者中有96岁的老红军,也有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小朋友。
“献血联盟的鲜血来自各个民族的志愿者,又献给了各个民族的患者,大家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真正做到了守望相助、血浓于水。”除了献血,李建勇还组织志愿者开展针对白血病患者的关爱活动。13岁的小姑娘石欢患白血病已经4年,在她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有两个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照一张全家福和再去看看海。李建勇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和志愿者们商议帮助小石欢完成心愿,最后他和志愿者一起陪同石欢和她的父母登上了去大连的飞机。当他们拉着小石欢的手,奔向大海的那一霎那,小石欢兴奋地大喊:“大海,我来了!”
“只有踏入志愿奉献的行列你才会明白奉献真的会快乐,而且会‘上瘾’。”李建勇说,他就是一支闪烁着点点光亮的蜡烛,而怀揣梦想、坚信正能量有着无穷的魅力和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