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万昌:将雷锋精神当作人生信仰
雷锋班班长毕万昌在分享会上总是说:“走进雷锋班,面对班级厚重的历史荣誉,看着来自全国的数十万封来信,抚摸着全国各地邮寄过来的礼物,进一步感受到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对于一个年轻的90后,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作为一名雷锋班班长肩负的责任和压力。
当兵之初,他被团队浓浓的学雷锋氛围所感染,被一个个学雷锋典型的先进事迹所感动。渐渐地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我们团里,课堂上讲的是雷锋精神教育,集会时唱的是学雷锋歌曲,训练中评的是学雷锋训练标兵,处处可见雷锋,人人争做雷锋。”毕万昌说着,总是会给分享会现场的青年朋友们带个头,让大家一起回味那首“学习雷锋好榜样”。
新兵下连前,组织集体宣誓,在雄伟的雷锋塑像前,毕万昌下定决心,向团队学雷锋典型看齐,争当合格雷锋传人,不求人前风光,但求今生无悔。
在做班长期间,他帮扶了许多人,有河北唐山的骨癌患者任志伟、有辽宁阜新的白血病患者小彤彤、有内蒙赤峰的尿毒症患者邢乔梅,还有北京、甘肃、湖南等各地的孩子们,将近30人,累计募捐近50万元。
这些年,还牵头发起了“爱心一家一”、“爱心温暖包”、“大手拉小手”等特色学雷锋活动,虽然名字各不相同,帮扶对象、捐赠物品也大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汇聚了满满的爱心,传递着强大的社会正能量。
90后的毕万昌用军人的英姿飒爽诠释了一位雷锋班班长的传承。他告诉大家:“人生需要信仰,生命需要榜样。我的信仰就是雷锋精神,我的榜样就是雷锋老班长。”
爱岗敬业好青年肉孜麦麦提。巴克在分享会现场 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褚楚 摄
肉孜麦麦提。巴克:自强改变命运 奉献照亮别人
“知识改变命运、转变成就未来、奉献快乐人生。这是我工作21年来最深的体会。”爱岗敬业好青年肉孜买买提。巴克用流利的汉语讲述他的奋斗青春。三年技校毕业,当巴克真正走进油田后,没想到语言却成了第一块绊脚石。
肉孜麦麦提·巴克告诉大家:“随时随地利用一切机会向汉族师傅学习,向汉语说得好的少数民族同胞学习,甚至与女朋友谈恋爱时也用汉语交流。走到哪儿,他都带着一个小本,把碰泵、憋压、调参这样的专业术语记下来,分别标注上汉语、拼音、维吾尔语。”
除了师傅和同事帮了很多忙,巴克的爱人也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她也是和田人,是‘民考汉’出来的,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我努力学习汉语的时候,她为了找工作,正在努力地自学英语。结果,仅用两年,就顺利考过了全国英语专业八级,成了克拉玛依市一所汉语学校的英语教师。”巴克在分享会上说,“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告诉自己:我们是从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她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解决了语言问题,肉孜麦麦提·巴克雄心勃勃投身工作,准备“用知识创造美好人生”,没想到现实却再给了他一个教训。有一次,因为操作不当,他在启动抽油机时,被高压电流击倒在一米远的泥潭里。触电的教训深深刺痛了他,也让他明白,在采油现场,刚刚走出校门的自己几乎是个门外汉。
从此,他一有空就捧着技术书看,工作间隙别人休息时,就跟着师傅上井学。巴克说:“雄鹰能够飞翔,是因为天空宽广。而要在油田这片天空里自由飞翔,还需要一双坚实的翅膀,一个是语言,另一个是技术。”
巴克在不断的学习培训中,获得了许多课件教材。他骄傲地跟大家说:“2006年初,我的”红柳石油网“正式上线。我把手里所有的资料第一时间上传到网站,供网友们免费浏览、下载。我要让石油工人像红柳一样抱团生长。”
“知识改变命运、转变成就未来、奉献快乐人生,这是我这些年来最深刻的感悟。”巴克始终告诉大家:“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坚信,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在南京的分享会上,南京艺术学校的年轻教师跟记者说:“通过这场分享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平凡中孕育着感动,他们来自不同领域的普通青年,很具有代表性,整场报告会带给我们的是感动,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一定要将这种正能量带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在枣庄的分享会上,山东煤炭卫校马亚君说:“焦翔哥哥让我感到十分伟大,我以后也像他一样,投身到工作岗位中,为大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我现在学的是护理,我希望以后能在工作中更好地照顾病人,让病人们感到温馨快乐。”
在合肥的分享会上,芜湖团市委的代表告诉记者:“向上向善分享团进入安徽,听了这些分享后,深受感动,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孝老爱亲,可以说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将向上向善好青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更加觉得青年人要以他们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朝着向上向善的标准靠拢。”
团中央“向上向善好青年”走基层分享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好青年的青春故事在基层生根发芽,广为传播,继续影响更多的青年肩扛使命、自强拼搏,他们的向上向善正能量将会继续感染更多的青年乐于奉献、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