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李彪

发稿时间:2015-03-18 14: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李彪事迹材料

  现在,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东辛屯“手擀面村”可谓声名鹊起、美名远扬,提起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李彪,大家都连连竖起大拇指,说他功不可没。那么,他究竟做了什么?我们来听听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  
 
  一、村支书的“大军师”   

  “李彪这小伙子,别看30岁出头,但是非常成熟稳重,干事儿思路特别清晰,有头脑,有见识,敢创新,为更好地推动我们‘手擀面村’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好点子,他就是我工作上的‘大军师’!”村党支部书记杨光这样评价道。

  说到“军师”角色,就要提到东辛屯引入陕西手工挂面的事。东辛屯的手擀面是村里民俗旅游的招牌,但时间一长回头客逐渐变少,有的民俗接待户们还打起退堂鼓,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没看出其中端倪。经过四五天在民俗户里的蹲点调查,李彪终于得到答案:面条花样少,吃的次数多就腻烦了。通过调查,他向杨光书记提出去陕西把手工挂面引到东辛屯来的大胆建议。

  在陕西那几天,李彪和村书记为了省钱住在当地简陋的民居里,晚上经常被冻醒。白天李彪和其他人走村串户详细记录山西挂面的制作工序和注意事项,记了满满一本的笔记,手指冻得红肿也毫无怨言。李彪没有让大家失望,通过与外来面条品种的“嫁接”,东辛屯村的手擀面又火了,不少游客慕名来参观品尝带有陕西挂面口感的手擀面,连连称:新鲜又好吃!
  二、村民的“好哥们”
  在东辛屯村最初发展民俗旅游接待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李彪和村里的干部一块,前期做了大量艰难的准备工作。村民们对民俗旅游接待不认可不理解,好多人不配合。当时村里要对主街道进行规划布置,一户村民堆放的柴草严重影响了街道环境治理,村“两委”干部苦口婆心多次上门劝导无果。眼看工期临近,李彪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每天到村民家中跟他聊天,了解他家的困难,并帮助解决,给他们家孩子补补课、跟男主人拉拉家常等,看似平常的举动,正是这种真诚打动了周边的人。最终这户人家主动清理了堆在外面的柴草,还跟李彪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哥们。   
  三、大学生村官的“好榜样”
  另一名大学生村官宝静说:“李彪是我们村官的榜样,我跟他同在东辛屯任职,我亲眼看到了他为村里发展做出的贡献,看到了他无私的付出,看到了他每天的工作成效。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们的领航灯。”说到奉献和付出,李彪常常闭口不答,但是村里人都知道,本来他可以离开东辛屯有更好的出路,本来他可以腾出更多精力经营自己的旅行社,本来他可以周末休息在家陪老婆孩子,但是李彪从没有任何怨言,相反为了更好地服务东辛屯,更好地发展民俗旅游,李彪从自己经营的旅行社调动了一辆免费吃面大班车,周末义务接送游客到东辛屯吃面游玩,不要村里任何报酬!
  四、妻子眼中的“大忙人”
  李彪的妻子李利利这样评价自己的丈夫:“他是一个大忙人,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他一两回,每次回到家都晚上九点以后,回来后还常常琢磨村里那点儿事儿。我家孩子出生时候正赶上村里忙,他回来照顾我两个小时就走了。但是作为妻子我理解他。”说到这件事儿,李彪也总是心存愧疚,经常说,等以后不那么忙了,要弥补妻子,多陪陪孩子照顾家里。但是说了很多次,一次也没有实现。“村民更需要我们,村里发展离不开我们”,他常用这句话搪塞妻子,其实他也常常想孩子,抽空时候会拿出手机看看自己孩子的照片。
  在李彪身上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荣耀显赫的成绩,有的只是平凡的点点滴滴,但是正是这些平凡事情积攒,成就了赫赫有名的东辛屯村,不到一年时间,这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小村子,一跃成为京南民俗旅游热点,日均接待游客300至1000多人次,每户月均纯收入6000至20000元;并解决了本村“40后”、“50后”100多人就业。李彪说:村庄的发展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看到现在的东辛屯村,我觉得无论是跑堂打杂还是出谋划策都值得!

责任编辑:连李生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