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军旗升起的地方(铁血熔铸九十年(一))

——从《星火燎原》看八一南昌起义

发稿时间:2017-07-27 15:25:00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网

反映南昌起义的版画作品

八一南昌起义老战友合影

  今年,是南昌起义9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们特推出系列栏目“铁血熔铸九十年”,和大家一起读书,回顾这支人民军队走过的万水千山。

  ——编 者

  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

  90年前的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春夏之交,白色恐怖逐渐笼罩大江南北。继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又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军队、领导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起义军包括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以及朱德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

  1927年8月1日凌晨,战斗打响,起义军经过一夜激战,全歼守军,起义取得胜利。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8月1日,也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革命斗争史上,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历史,它的本身充满矛盾和张力,给人无限想象力。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雨腥风、白色恐怖,在残酷激烈危险的战斗中视死如归、慷慨悲歌、不屈不挠,表现出的崇高英雄气概,为后世提供了十分珍贵丰富的历史和文学的素材。

  几十年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南昌起义一直都是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内容。关于南昌起义的图书有几种类型,一是亲历者说,主要以回忆内容为主,比如李一氓的自传《李一氓回忆录》;二是史传类、文史资料类和研究类;三是文艺作品、纪实、通俗类,如报告文学作品《八月一日》等;四是故事绘本类等……

  《星火燎原》中的“八一”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南昌起义图书出版曾出现一个高峰,其中较著名和有代表性的是被赞誉为“记叙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的《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共20卷,第一卷内容为追溯八一南昌武装起义,是“八一”真实历史的集大成者。开卷首篇揭示“八一”起义的历史本质,它是“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次篇总结“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书中袁也烈的《八一的枪声》,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南昌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完整过程:这里有南昌城里“打到南京去!”“打倒蒋介石!”的阵阵口号声;有参加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的青年军官不顾酷热等待党向部队庄严宣布起义的战斗命令的时刻;有叶挺师长传达中国共产党的实行革命起义来挽救目前危局,粉碎汪精卫与蒋介石联合阴谋的决定;有起义部队怎样靠近敌人、麻痹敌人的巧妙战术;有战士们“每人左臂缠上一条作为战斗时识别的白毛巾”“自动地把枪拿在手里,刺刀装在枪尖上,子弹袋捆在身上”等待具有历史意义的起义到来的那一刻……“‘砰!砰!砰!’城内某处清脆地响了三枪,这是指挥部的信号。‘冲!’部队随即像流水一样冲进敌人营房,开始只听得万马奔腾般的一阵脚步声,接着是严厉的叱叫‘不许动!’再往后是一阵钢铁的撞击声,在几阵激烈的手榴弹爆炸声之后,就听得人们到处在喊‘不要打了!’战斗提前结束……”“从午夜两点钟起,整个南昌好像沸腾了,枪声呯呯,炮声隆隆,火光闪闪……”因“叶挺师长派人找我。我急忙赶到指挥所,一眼看见屋里站着一个高身材的人。他的两道浓黑的眉毛,一对晶亮的眼睛,立刻使我想起北伐出师时,召集我们独立团连以上党员军官讲话的党中央代表周恩来同志。对,我眼前不正是周恩来同志吗?我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党中央就是派他来组织、领导我们起义的。”当年南昌起义的时代氛围、紧张的政治军事斗争形势、起义战斗的细节、铭记历史的关键时间节点……都异常清晰逼真地流于作者的笔端。

  赵镕的《忆南昌军官教育团》,记叙朱德任团长的南昌军官教育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右派、反动分子进行激烈的斗争,最后由朱德秘密组织起义的过程,“起义进行的十分顺利,仅四个多钟头就解决了战斗。起义后,朱德同志被任命为第九军副军长。我们团便换上了崭新的枪支,编成了九军指挥部的基本部队,投入了进军广东的南征。”

  此外,还有周士第的《起义中的二十五师》、粟裕的《忆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陈赓写的《从南昌到汕头》、傅连璋的《南昌起义的伤员》、杨至成的《艰苦转战》等文稿。

  八一南昌起义,线索纷繁、人物众多、过程曲折复杂,文中收录的文章作者从起义前后的不同视角、不同场景、不同过程、不同细节来记叙和展示他们所亲历的“八一起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对“八一”精神做了普遍传达。《星火燎原》的出版编辑形式和集体创作的方式,使历史客观与作者主观达到了高度统一。

  《星火燎原》的巨大影响

  《星火燎原》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闻所未闻。它的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出版过程历经曲折。

  1956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向全军和全国各界发起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活动。550余位开国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人,数万名官兵、转业军人和地方干部踊跃撰稿,应征稿件3万余篇。毛泽东为征文丛书题写“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为这套书作序。

  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丛书自从1958年至1963年出版8卷,至1982年出齐10卷,2009年结集编辑出版《星火燎原·未刊稿》10卷,2009年编辑出版《星火燎原全集》,成为研究我军军史的恢弘巨著。《星火燎原》被称为“一部奇书”。文学巨匠郭沫若赞誉《星火燎原》是“用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记述中国革命战争的东方史诗”,茅盾说这部书既是历史又是文学。萧华说:“《星火燎原》是革命烈士鲜血、革命群众鲜血构成的一部书。”

  《星火燎原》出版时,书名当时释义有二:一谓小火花可以引发燎原大火。二喻微小的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如今,《星火燎原》已成为革命前辈建立新中国的传世红色经典,共产党人的红色家谱,具备了传之久远的伟大史诗性质和史诗文献价值。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