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网络媒体走转改】湄潭:茶旅致富建设新农村

发稿时间:2016-09-10 14:38:00 来源: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中央政治局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遵义会议。在反“围剿”斗争中屡建奇功的红九军团当时驻扎在贵州湄潭,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难。半壁河山相继失守,国立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带领下,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了漫漫西迁路,历时两年多抵达湄潭,在此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2016年9月,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村民组,记者看到的是山坡上成片的茶园和“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融为一体的黔北民居,以及村民脸上得意的笑容。

  “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队在贵州湄潭县红九军团1935年临时司令部旧址前。(中国台湾网发 黄庆松供图)

  中国台湾网9月8日遵义讯 (记者 何建峰)拥有50万人口的湄潭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因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山川秀丽、生态良好,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和“云贵小江南”。

  在这样一个地方,历史上两次“长征”的莅临为她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如今,湄潭人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通过创造性的辛勤劳动,努力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信心满满快步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两次“长征”途经湄潭

  在湄潭县城,有一个小学被命名为“浙大小学”,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浙大(南北)路”。这让人疑惑,贵州湄潭与浙江大学相距遥远,又是如何扯上关系的?这或许与一段由辛酸血泪谱写的壮丽篇章有关。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淞沪战役”失利后民国政府西迁陪都重庆,祖国半壁河山遭日军践踏。国立浙江大学因日军战机侵袭,无法正常教学。校长竺可桢决定西迁办学。历经两年多时间的千万险阻,浙江大学在初迁浙江建德、再迁江西吉安与泰和、三迁广西宜山后,最终四迁贵州湄潭。在湄潭办学的7年里,浙大师生生活艰苦但却坚守“求是精神”,汇聚和保护了一大批精英学者,如竺可桢、苏步青、卢鹤绂、王淦昌、谈家祯、陈建功、贝时璋、李政道等蜚声海内外的学界泰斗。他们“读书不忘救国”,胸怀报国之志,陋室栖身,淡食果腹,创造了教学科研累累成果。这给湄潭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浙大在湄潭办学时,文庙被用作办公室、图书馆、公共课教室、部分教师和留学生宿舍。在文庙外有一座外观精美的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当时由法国传教组织管辖。这样的一栋洋式建筑,就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湄潭驻扎过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

  红九军团成立于1933年10月28日,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驰骋于湘赣大地,屡建奇功。1935年1月,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生死攸关转折点”意义的遵义会议。红九军团当时就驻扎在这栋天主教堂内,为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作出贡献。此后,红九军团在长征中曾先后隶属于一、四、二方面军,在远离主力的情况下,纵横云贵高原,单独行军52天,穿越云、贵、川3省17县,数度往返于雪山草地,行程四万多里,与敌作战数百次,被誉为“战略轻骑”、“别动支队”。1935年7月,被改为红三十二军。1937年8月,编入八路军一二〇师。

  由于红九军团的这段历史,湄潭这块土地被“染红”,而湄潭人直到今天仍然为之骄傲。

浙江大学西迁路线图。(图片取自网络)

湄潭县文庙陈列馆。(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摄)

    绿水青山中的金山银山

 

  “想做深呼吸,就来湄潭吧!”湄潭人对外地旅客这样说的时候,丝毫掩饰不了他们的自豪。享有“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和“云贵小江南”美誉的湄潭县,平均海拔972米,森林覆盖率62.8%,年均气温14.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00%,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82岁、85岁。去年,湄潭县在贵州省率先通过环保部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是湄潭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但湄潭县的党员干部表示,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而是要在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全过程,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规模化、城乡一体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比翼齐飞”。

  2004年,湄潭县设立“绿色食品工业小区”,通过对特色绿色食品深加工,形成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化、零排放的新型工业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工业小区”在2011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100多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直接解决就业人口上万人,带动湄潭及周边地区50多万人致富。

  湄潭县抓住生态优势,闯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循环、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等荣誉。尤其是,湄潭县茶种植面积达60万亩,茶产业综合效益位居全国茶业百强县第二名,“翠芽绿”、“遵义红”更是被打造成全国闻名的品牌。

  湄潭县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深挖茶文化,加快茶旅一体化和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七彩部落、万亩茶海、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仙谷山度假小镇等一批景区景点。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自驾游、乡村体验游不断增多,引领着湄潭全域旅游井喷式增长。

  湄潭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77.09亿元,同比增长15.0%;财政总收入10.92亿元,同比增长20.8%;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222元、10113元,增幅9.9%、10.6%。湄潭全县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2%。

湄潭县茶海。(图片取自湄潭县政府网站)

  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一景。(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摄)

  茶旅致富建设新农村

  湄潭县兴隆镇是一个“茶叶专业镇”,茶种植面积达到6.3万亩,人均1.7亩。2015年该镇人均纯收入11070元,其中来自茶叶的收入就达到7500元。除此,兴隆镇在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就是一个典型示范。

  兴隆镇党委书记陈清松指着山上成片的茶园对记者说,这都是我们的林间茶园、生态茶园,“这里的茶园,符合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有机质、无公害六个元素,茶叶品质很高”,绝对不输于闽浙皖传统名茶。

  但在2002年以前,田家沟还很贫穷,因为没有支柱产业,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2003年至2005年,田家沟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退耕还茶”,在山上大面积种植茶树。2005年后,茶园陆续产生收入,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富裕起来。如今田家沟村种植的茶园面积430亩,人均2亩,拥有茶叶加工厂7家,去年人均纯收入15500元。

  实现初步富裕的田家沟,按照“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目标,在政府引导下,群众作为主体,逐步规划建设新农村。全组42户民居目前均通过新建或改建焕然一新,“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的田家沟如诗如画。全组基本实现了水泥路、电话、有线电视、沼气池的“户户通”,而互联网的普及率也达到80%。农村村庄基本功能得到完善后,田家沟还修建了图书室、卫生室、农民文化广场等设施。

  然而,勤劳的群众、富有创造性的地方干部,并不满足于此。陈清松表示,除了靠茶叶提升老百姓收入外,还要着力打造“茶叶+旅游”的茶旅经济发展模式,要完成茶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兴隆镇已经在5万多亩的茶园里,铺设了80公里的木栈道和、25个观光凉亭、5出观光平台,以及40公里的自行车观光车道。

  记者还看到,田家沟的村民开了一些很朴实很接地气的“农家乐”餐馆。谈到未来的目标,陈清松说,要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一个5A级乡村休闲体验区,“我们要努力把茶区变成景区、把茶园变成公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做成观光茶园、体验茶园,让老百姓还能从旅游上增加收入”。

  记者在田家沟行走间,看到道路旁竖着的牌子上写着《十谢共产党》,便用笔抄在本子上: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

  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

  三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蓑草衣,现在毛料新时装;

  四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

  五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羊肠道,现在道路宽又广;

  六谢共产党,照明把你想,以前照的桐油灯,现在电灯亮堂堂;

  七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以前一堆大老粗,现在两基一扫光;

  八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以前有病无钱医,现在医药能报账;

  九谢共产党,致富把你想,以前种粮要上税,现在免税还补偿;

  十谢共产党,养老把你想,以前抚儿来防老,现在放心政府养。

  党的恩情永不忘,誓把忠心献给党,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日子万年长!

记者在观光台上看到的湄潭县兴隆镇林间茶园。(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 摄)

责任编辑:刘芊芊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