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
课题组发现,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群体有以下6个特征:
1.年轻化,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91.87%。
2.女性占比超平均水平,女性占50.9%,高于男性。
3.文化程度较高,具有本科学历的占54.4%。
4.从业年限短,流动性较大。平均工作年限为2.43年,85.0%工作年限为5年或5年以内。
5.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劳动强度较大。近四成(38.5%)每日工作超过8小时,其中8.5%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6.收入不高,月工资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平均月工资为4048.9元,且有44.3%的被调查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而网络媒体中不同职位、不同职级的收入差距也较大。
网络媒体从业青年观念行为的现状与问题有:
首先,普遍对本单位组织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工作态度积极,对工作环境、职业发展较有信心,但认为生存压力过大,对生存现状不满意;超过五成(50.57%)对收入待遇不满意。其次,网络媒体从业青年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但普遍缺乏身份认同;相当一部分认为自己与传统媒体记者相比,地位上有很大差距。再次,被调查者普遍认同网络治理与监管,希望形成“依法治网”的格局。此外,大多数对网络问政与反腐态度理性,希望建立持续长效机制。最后,多数具有一定的“新闻职业素养”,但“政治意识”较为淡薄。
根据以上发现和问题,课题组认为:应当建立网络媒体从业资格认证机制及培训体系;进一步放宽网络媒体的新闻采访权;健全网络信息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党团作用,提升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的政治素养;建立网络媒体从业者协会或学会,搭建适当的交流平台。
三、民族地区民族青年群体
当前民族地区的民族青年在民族融合、国家认同、政府认同、制度认同等方面的状况整体上是积极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次调查发现:
1.少数民族青年与汉族青年的交往意愿较高。西藏地区的汉族青年表示“与藏族非常亲近或亲近”的占78.7%,内蒙古地区的汉族青年表示“与蒙族非常亲近或亲近”的也达到61.5%,新疆地区的汉族青年表示“与维吾尔族非常亲近或亲近”的为53.1%。相应的,藏族和蒙族青年中分别有54%和52%人表示“汉族人成为了您的朋友”是比较好的,维吾尔族青年的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69.7%。
2.少数民族青年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对国家的认同。分别有84.4%的藏族青年、76.3%的蒙族青年、94%的维吾尔族青年表示“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3.少数民族青年对政府的义务教育、发展经济最满意,对廉洁、透明最不满意。藏族青年满意度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义务教育(76.9%)、发展经济(75.5%)、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3.1%),满意度较低的三项分别是廉洁(60.3%)、有透明度(60.3%)、道德性强(64.5%)。
蒙族青年满意度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义务教育(73.5%)、发展经济(68.7%)、尊重个人自由(62.8%),满意度较低的三项分别是廉洁(44.6%)、有透明度(46.9%)、环境保护(47.6%)。
维吾尔族青年满意度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义务教育(85.6%)、发展经济(82.5%)、基础设施建设(77.6%),满意度较低的三项分别是廉洁(59.8%)、环境保护(63.7%)、有透明度(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