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华中农大11批志愿者走进大山书写奉献故事

本禹和“本禹们”的乡村教育爱心接力

发稿时间:2015-12-21 09:3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右手握着黑板擦,左手拿着粉笔,一件普通白衬衫,下摆随意掖在裤子里。微微上扬的眉峰,一侧磨损的镜框下,目光炯炯。

  他叫徐本禹,在新世纪之初,当志愿精神新风刚刚吹进中国大地,他因为只身支教贵州山区,获评央视“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

  近日,在团湖北省委和华中农业大学的持续推动下,徐本禹和他的后来者——母校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带着人民出版社刚刚付梓图书的油墨飘香,再次展现在公众视线中。

  10余年过去,徐本禹从一个支教者,成为“支教事业推动者”。

  10余年间,从一个本禹,到一群“本禹”,华中农业大学一批大学生在支教路上用不算长的一年时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抒写青春奉献的故事。

  为了那句对孩子们的承诺

  1982年,徐本禹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寒农家。1999年,带着借来的学费,徐本禹跨入了坐落在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大门。

  课余时间,为减轻家里负担,徐本禹勤工俭学、节衣缩食,在学校打扫楼道,在食堂端盘子……如果说生活的艰辛打磨了他的自立自强,来自社会与好心人的关爱,则让他感到温暖。

  徐本禹平时只舍得吃素菜,舍友胡源总不动声色将自己碗里的肉拨给他一些。大一上学期末的秋冬之交,胡源的父母来校看望儿子,看到徐本禹还只穿着单薄的军训服,他们便将带给儿子的棉服给了徐本禹。

  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外地得到好心人的帮助;还有来自学校的资助、老师的关爱,这一切让徐本禹感动不已。他想,感恩的最好方式,是将这分关爱传递下去。

  得到帮助的徐本禹,决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学校,他用勤工俭学与奖学金的钱,资助其他贫困生;2001年起,他每月还为获得过全国十佳“春蕾女童”称号的许星星寄去补贴,一直供她读到大学。

  大三时,徐本禹去贵州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设在山洞的为民小学支教。支教结束,望着孩子们不舍又期盼的眼神,徐本禹承诺,“老师还会回来的!”

  这个承诺,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3年4月,已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徐本禹再三思索,决定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回为民小学支教。但是,学校没这样的先例,没有立即保证为他保留学籍。面对亲友、同学的不解,徐本禹给自己鼓气,踏上了南下列车。

  支教之路并不平坦,位于大山深处的为民小学,其时甚至连电都没有通,打个电话、寄封信要走18公里山路,水土不服和疾病也侵扰着他的身体。

  让徐本禹最难熬的,是繁忙的课业结束后,夜深人静的独处时光;让他最操心的,是贫穷落后的乡村给不了孩子们基础教育资源的无可奈何;让他最痛心的,是担心随时有可能辍学的孩子再也无法进入课堂学习……

  得知徐本禹的情况后,华中农业大学经讨论,破例为其保留了学籍并全力支持他的支教活动。2003年12月,随着媒体报道增多,“徐本禹”开始为人们所知。渐渐地,徐本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注这里。

  青春的困惑,夹杂在鲜花与掌声中。

  在给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封信中,徐本禹写道:“原本我不喜欢作报告,总以为这是种张扬,后来又想,只要对自己不放松要求,通过报告让其他人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学校现状,奉献一分爱心,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在两地政府、社会爱心人士及华中农业大学的帮助下,为民小学搬出了狗吊岩,拥有了一栋教学楼。

  但徐本禹没有享受来之不易的好条件。2004年7月,他转至条件更为艰苦的大石小学继续支教。直到2005年,才返回武汉读研。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央视“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的颁奖词如是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让徐本禹欣喜的是,2005年5月,由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命名的“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正式成立,招募接力志愿者;2006年,支教团被纳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得到了来自国家的支持和制度保障。

  校园里,一届又一届学弟学妹接过了支教的接力棒。

  华农在读博士、24岁的安玥琦,是“本禹服务队”志愿者之一,先后获评“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

  安玥琦说,是刚上大学时,正是听到了徐本禹的讲座,对志愿者工作产生浓厚兴趣的。

  2012年,安玥琦放弃保研,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贵州支教一年。安玥琦和支教团成员一起,经常步行十多里山路到能上网的地方收集和发布公益资讯,帮助山区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为当地小学生争取了一批又一批物资。支教回校至今,安玥琦依旧继续为孩子们召集募捐,积极参与其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队的脚步,并不局限在贵州山区。

  今年研二的范先敏,曾在湖北恩施摩峰小学支教。在范先敏看来,贫穷与落后阻挡不了诗和远方,“我教有关大海的诗,孩子们纷纷问大海什么样,我们约定,等他们长大一些,就一起去看海。”

  虽已离开摩峰小学,牵挂当地留守儿童众多,心里话无处诉说,范先敏正着手一项新计划:通过书信来往,搭建起大学生志愿者与山区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

  刚结束第十棒接力的志愿者赵芸逸,因家庭原因,过早经历生活诸多不易,“个性刚硬,温情不足”。在和徐本禹接触中,徐本禹建议,“以后去参加支教团吧,会给你另一种人生体验”。2014年,赵芸逸踏上支教之路。

  和赵芸逸同一批的志愿者韩芳玉,至今记得,“一个男孩不交作业,我去家访,才知道原因是家里没电灯,放学回家就算抄近道,天也黑了。”之后,韩芳玉对这名学生格外关注,尽量在学校多为他讲解些知识……

  截至目前,已有11批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奔赴贵州、湖北的乡村小学支教。从徐本禹一个人到如今一个专业团队,是整整12年的情感维系与精神传承。

  “施比受幸福”

  在华中农业大学,每年新生入学,各院系都会请徐本禹或“本禹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以支教经历上一堂团课。

  “是徐老师将我们带上了这条路。”采访中,志愿者们几乎都有类似表述。

  不过,对个人英雄式的崇拜只是起点。同样让志愿者们在支教路上勇往直前的,是“支教时的亲身感悟与收获”。

  韩芳玉至今记得这样一幕:一次家访路上,一路泥泞,她老发愁自己的白球鞋踩脏了。孩子们鞋也脏了,一路却欢声笑语,不断指给她看山上的杜鹃花和野果,“那一瞬间,我自己也被感染了,如果为一双鞋脏了而郁闷,那就要错过一路美景了。”

  “孩子们教会我坚强。”安玥琦回忆,支教那年冬天,大雪封山,一个男孩摔倒后左眼角被划破,鲜血直流。男孩被送往简陋的医疗室后,被告知麻药用尽,只能将缝合针在酒精灯上简单烧一下后缝合,“那个场面我不敢看,扭过头去眼泪怎么都忍不住,男孩却不断安慰我‘安老师,没事。我不疼’……”

  在恩施大山支教时,因为时常关爱、鼓励学生,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范妈妈”的范先敏也说,自己也被这些单纯、质朴的孩子们“塑造成更好的自己”,比以往更严于律己。

  支教结束,范先敏戴上了牙套,“有两颗钉子总会松,需打麻药再固定,每次我都会疼哭,以至于没勇气踏进诊疗室大门。”范先敏说,但当想到自己曾是孩子们的“范妈妈”,“那一瞬间就又充满了力量。”

  对于性格刚硬的赵芸逸,孩子们则会在他顾不上吃饭时,偷偷在他口袋塞一把炒熟的黄豆;会在他摔伤腿时牵挂他“要坚强”……“每当想起这些场景,心里都会颤动。”

  “施比受更有福。”回忆支教经历,志愿者们几乎都说,相比带给孩子们的,那些与孩子们相处时收获的纯粹的快乐、感动与成长,更令人难忘。

  正是这样一届又一届支教团的故事,吸引了近2万人次大学生、高校教师、社会人士参与到“本禹志愿服务队”各项活动中。

  而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团队,也已将支教范围扩展至支农。徐本禹曾在读的经管学院,开始探索在班级设置“公益委员”,进一步深化公益活动。同时,像丁洁、鞠彬彬、张贵礼等曾经的志愿者留校任职,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向年轻学子传递奉献精神。

  “我们欣喜地看到,从贵州开始,故事已超越地域、超越年龄,有更多的人加入,有更多的人受惠。这则故事,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变革中的一部分。主人公们‘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是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的笃行。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故事。”在这本题为《有一种青春叫奉献》的图书序言中,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马云飞
青春建功十三五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团十八大官方网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