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实践活动  >  正文
筑梦希望学子 助力乡村振兴
——咸阳市2021年“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综述

发稿时间:2021-09-28 13: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 李晨)2021年已行至下半场,这一年,团咸阳市委、市希望办为困境家庭中小学生及大学新生如约带来“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用爱心传承爱心,用爱心传递希望。这一年,咸阳市“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走过了17个春秋。 

  17年来,咸阳市希望工程共筹集助学金19658.69余万元,帮助62387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其中,2021年全市资助总额达829.74余万元,资助学生2760人。今年,团咸阳市委、市希望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融合“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青年需求开展多样活动 

  完备救助体系 共创协作格局 

  17年探索历练,团咸阳市委、市希望办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从各个环节总结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救助体系。2021年以来,更是将希望工程与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围绕活动启动、广泛宣传、调查摸底、申报审核、募集资金、入户捐赠、现场发放等七大环节,发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多渠道、多层次筹募整合资金、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构了成套化、规范化,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推动形成乡村振兴全方位协作新格局。 

  先后印发《关于开展“筑梦希望学子·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通知》《关于申请在室外大型LED显示屏刊登“筑梦希望学子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内容的函》等专项文件,通过“咸阳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捐资助学信息40条,将《捐资助学商请函》送达百余家爱心单位,确保捐资助学信息互通、双向联动。动员全市青年志愿者深入街头巷尾、广场社区、车站路口,广泛宣传、诚挚邀请。 

  17年来,团咸阳市委、市希望办不断解决资金筹措困难、发动面窄、参与力量少、形式单一等问题,逐步构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广泛参与的“三位一体”多元资助格局,推动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爱心助学的局面。 

  打造公益品牌 凝聚爱心力量 

  “从2005年至今,团市委、市希望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打造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公益品牌为依托,本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困难家庭解难、为青年学生助力,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传递爱心真情,以实际行动帮助困难大学新生。”市希望办工作人员说。 

  2018年3月中旬,一名青年爱心人士经由团市委、市希望办详细了解“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之后,成功结对帮扶一名淳化县困难少年。这名少年叫王颖,今年9月就要开始初中生活了,她乖巧懂事、品学兼优、尊老爱幼。她的母亲和两个哥哥都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不能正常生活交流,年迈的奶奶行动困难,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父亲一人种田、打零工维持。自2018年起,这位爱心人士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连续每季度转900元作为助学金给王颖,帮助她改善学习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已累计资助12600元。 

  “帮扶一把,就可以改变很多寒门学子的命运,这是作为一个市民和一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有了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公益品牌的凝聚,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们一样的企业义不容辞加入捐资助学这个爱心行动慷慨解囊。”爱心企业负责人说。17年来,在团市委、市希望办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吸引了28家爱心单位和90名爱心人士向寒门学子伸出援助之手。 

  引领青年成才 赋能乡村振兴 

  “希望学子—爱心与你同行”希望工程始终坚持精准助学、精准帮扶,解决困境家庭子女教育后顾之忧,在经济上支持困难学子完成学业,在精神上引领困难学子学有所成、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人才振兴后备力量培养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瑞涵是淳化县十里塬镇梁庄村人,就读于十里塬小学,她家中爷爷奶奶疾病缠身,父亲长期患病已于2017年不幸去世,爷爷更是在2018年摔跤导致腰椎受伤不能干活,家中只剩母亲一人务工维持生计。2018年,经由团市委联系推荐,泰州青联爱心人士蒋斌开始对瑞涵进行资助,每年暑假蒋斌都会特意从泰州赶到瑞涵家中,为瑞涵送去助学金及学习用品。4年间,已累计捐助资金超万元。今年6月,蒋斌的哥哥也加入到献爱心行列,每月给瑞涵捐赠300元助学金,让孩子学习无忧。瑞涵也常常和团市委工作人员说:“希望工程帮助她完成了安心求学的理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努力成长成才回报家乡,不辜负大家对她的帮助和期望。” 

  2021年,团咸阳市委、市希望办积极发挥“服务青年”职能,拓宽活动渠道,打准资助“精准牌”,帮助180名高考学子圆梦大学,不断扩大希望工程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困难学子汲取到无畏前行的力量。 

  (文中涉及困难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