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腾讯扣叮青少年编程平台发布了最新的机器人编程学习产品“腾讯扣叮·虚拟仿真实验室”,尝试为国内人工智能教学普及提供创新思路,让青少年无需实体机器人硬件设备,线上就可以完成仿真机器人搭建、编程以及模拟运行等内容。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教育部此前也曾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
其中,机器人编程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孩子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思维、合作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维能力素养;同时还能加强青少年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真实感”,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对包括课堂学习在内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实践价值,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进而指导社会生活。
但由于机器人硬件产品造价较高,学校需要综合考虑课程服务的性价比,目前普及普惠效果远不及其他教具要求不高的素质教育品类。“腾讯扣叮·虚拟仿真实验室”正是响应国家号召、时代发展而推出的信息科技教学新工具,旨在帮助预算有限及欠发达地区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其中,“虚拟硬件高仿真模拟”“低性能机房支持”“高精尖AI能力教育化”三大核心技术让学生以低成本、低门槛、高沉浸的方式,接触并学习前沿的机器人编程知识。
此外,该产品还内置了Robotics X Max机器人等丰富仿真硬件模型库,让学生可以根据教材、教学任务、创作想法自由搭建机器人形态;老师也能在平台内实时开展教学工作,讲解、展示机器人模块搭建步骤。
除了机器人编程能力培养外,为了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科技素养,“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在首期上线的课程中,融入航空航天,天体星系等青少年感兴趣的知识题材,让孩子可以在火星探索和科研任务中,学习火星地形地貌知识与航空航天等天文知识。据悉,该产品计划在今年9月上线,助力教育部门、学校减轻机器人硬件编程开课成本压力与教学门槛。
腾讯扣叮青少年编程平台于2019年投入使用,通过编程学习工具开发、教学课程内容建设、公益活动普惠全方位助力中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及人工智能教育普惠,截止目前已公益走进全国2000多所学校。联合北师大等6所高校,打造了400余节师、生免费课程。已连续举办四届“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追梦营”,以公益方式进入了全国25省100多个地区的校园,惠及数万名乡村孩子。2022年,先后参与到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世界机器人大赛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等三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2021—2022学年),进一步帮助青少年开拓眼界,在更广阔的平台交流学习。
腾讯扣叮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腾讯扣叮将持续紧扣“科技向善”的企业愿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发挥技术和数字能力专长,以更普适性的方式助力教育普惠与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携手共创更美好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