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把游泳圈擦干再放好。”随着灵渠分队的收队,广西桂林兴安县为期2个月的“河小青”暑期系列主题志愿服务顺利收官。近年来,团兴安县委聚焦“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搭建“共青团+返家乡大学生+本地青少年”县乡村三级“河小青”志愿服务体系,越来越多青年投身到保护漓江的实践中。
一个平台,汇聚漓江保护强大合力
为了让“河小青”志愿者更顺利地履行巡河护河、宣传劝导使命,团兴安县委联动教育、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构建“河长制”+“河小青”联动平台,以180余名返家乡大学生为骨干,分区域组建12支“河小青”志愿服务分队,统筹配置巡河包、明确重点水域、制定巡河计划,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全域守护网络。同时,通过集中培训和“河长”带领示范性巡河等方式,让志愿者在实战场景中掌握污染识别、防溺水等必备要领,以“河小青+”志愿服务模式推动“一巡双效”取得实效,既巡护漓江生态环境,又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
“河小青”志愿者集结进行岗前培训。团兴安县委 供图
一张照片,见证青春与家乡情感联结
为回应“河小青”的家乡情感,团兴安县委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县融媒体中心等专业人员开展“青年夜校”摄影主题活动,吸引30余名青年学习摄影技巧,同步开展“最美漓江,生态兴安——我与家乡合个影”照片征集行动,号召志愿者用镜头捕捉身边“生态绿”与河畔“志愿红”,200余幅合影定格了家乡生态之美与青春志愿风采,为最美漓江公益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河小青”在漓江源巡河系列行动中与家乡合影。团兴安县委 供图
一面旗帜,护航巡河护河全过程
漓江碧波映初心,青春护水担使命,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引领“河小青”活跃在兴安漓江流域的各个河段,展现青春的风采和担当。在千年灵渠畔,民兴银行分队、灵渠分队携带救生装备和应急药品,查看群众纳凉玩水集中区域;在县城周边,临近的“河小青”组队开展河滩清理;在偏远乡镇,“河小青”通过圩日大喇叭、与乡镇青年干部结伴走访等方式精准宣传,联合高校支教队伍为留守儿童举行“模拟池塘”教育课……530余名“河小青”在暑期开展志愿服务100余次,累计巡河190公里,用青春的脚步坚定守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河小青”在灵渠畔开展巡河护河及安全劝导活动。团兴安县委 供图
团兴安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动员更多青少年以兴安“志愿红”守护漓江“生态绿”,让青春足迹遍布漓江之源,为打造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兴安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记者 韩玉 通讯员 邓昊 李明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