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1岁的李帅来到广铁集团株洲机务段从事火车司机的工作。那时的他未曾想过,七年后会成为株洲机务段首位复兴号动车组司机。
初到铁路,《技规》成了李帅的枕边书。泛黄的书页间,密密麻麻的批注,记录着他求知的痕迹。每当列车停靠待避,他总会捧着这本厚重的规章,将严谨的条文反复咀嚼,仿佛要把每个字句都刻进心底。
入库停轮后,整备场的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昏黄。这时,他总会钻进机车的机械舱室,打着手电筒,仔细辨认舱室内每个部件的结构与功能,那些密布的钢铁构件,在他眼中渐渐显露出清晰的脉络。
操纵台上,他在不断地尝试中探索。长年累月的练习,让线路的每处坡道起伏、每处信号变化,都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2024年铁路技能竞赛的舞台,成了淬炼他成色的试金石。赛场喧嚣入耳,他却胸有成竹,一路披荆斩棘,荣获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绩。
竞赛的荣光尚未褪去,李帅便迎来了另一项考验——支援京广线繁重的货运牵引任务。每年货运繁忙时节,他都会作为骨干力量被抽调至外地,支援京广线繁重的货运牵引任务。这条线路支线盘错、车流密集,对司机的操纵水平有着极高要求。此时,他在日常苦练中磨砺出的“贴线运行”与“精准对标”两项硬功夫,便显现出巨大的实战价值。
面对各式货运机车,李帅总能迅速摸清脾性。他深谙“贴线运行”的精髓绝非盲目求快,而是以对机车性能的透彻理解和线路条件的精准把握为基,让庞大的钢铁长龙在钢轨上既守安全底线,又探速度上限,于高效奔驰中悄然压缩着区间运行时分。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对标”功夫。数百米长、数千吨重的货物列车,在他手中往往只需一次操纵,便能稳稳停在指定标线内,误差几乎可忽略。这“一次停妥”的绝活,平均每趟车能为运输组织节省20分钟。在分秒必争的货运高峰期,这些被节省的时间成了保障运输畅通、提升运输效率的重要力量。
2025年的春风拂过钢轨时,作为车间业务骨干和党员司机兼团支部书记的李帅,被车间选为首批值乘CR200J3-C型复兴号动车组的司机。接过崭新的闸把,如千钧重托沉入掌心。“新东西,学就是了,练熟它。”这朴素的信念,是他劈开未知的斧钺。
为了尽快掌握实车操作,李帅被派往南宁铁路局跟车学习。在模拟驾驶台前,他反复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场景,一遍遍演练处置步骤,练到每一个应急操作都像条件反射般准确迅速。
2025年7月的一个深夜,衡阳站的站台上,李帅坐在崭新的“复兴号”驾驶室里,进行启程前的最后检查。此时,他是株洲机务段首位动车司机。手指沉稳地确认着每一项数据,目光专注地扫过每一块仪表。夜晚23时28分,风笛长鸣,列车平稳驶出站台。他靠着不懈钻劲和苦练,从新人一步步成长为驾驭最先进动车组的业务尖兵,带着对安全正点的执着追求,继续行驶在三湘大地的铁路线上,守护着每一趟旅程的平安。(记者 刘洪侠 通讯员 杜勇勇 胡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