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关田镇的青年们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在村民群里吐槽的“小事”——破旧的广场设施、危险的野泳河滩、泥泞的菜场小路,已经一件件得到改变。广场健身器材焕然一新、石溪有了安全溯溪场、农贸市场道路畅通无阻……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生活品质,更让关田青年真切感受到,“如我+”行动正成为连接青年心声与家乡变化的“桥梁”。
宜居提案落地:广场焕新,青春活力“舞”出来
“以前广场上那几把长椅坐着难受还掉漆,健身器材吱呀响,带娃去玩都提心吊胆。想跳个广场舞?灯光昏暗,地面也不平,兴致都没了。”95后宝妈小刘曾是广场“吐槽大军”的一员。她的心声,连同许多年轻居民对改善公共休闲空间的迫切愿望,通过民意调查、入户访谈等渠道,被精准捕捉。
如今,走进关田集镇广场,变化令人眼前一亮:崭新坚固的长椅取代了“古董”座椅,成了居民聊天、青年小憩的好去处;全套安全可靠的健身器材安装到位,孩子们玩得欢,年轻人也能撸铁健身。最让小刘开心的是,平整开阔的场地和明亮的灯光,让广场舞队伍重新活跃起来。“现在环境好了,氛围棒极了!我们几个年轻妈妈也组了个‘辣妈舞团’,晚上带着娃一起来跳,既锻炼身体又增进邻里感情,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家门口的健身房’和‘社交圈’!”广场的升级,是“如我+”行动对青年提升生活品质需求的暖心回应,也是赣州市“提高民生品质行动”在基层落地的生动缩影,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释放青春活力的“社区客厅”。
关田镇根据村民需求修缮广场。 团崇义县关田镇委 供图
乐游梦想成真:“野泳地”变身安全“网红打卡点”
石溪河清澈的溪水,承载着许多关田青年的夏日记忆,但过去缺乏管理,暗藏风险,让想亲近自然的年轻人望而却步。“想带朋友来玩水,又怕出事,只能‘望溪兴叹’。”00后大学生小林的话道出了不少同龄人的顾虑。
青年的安全需求和“绿旅融合”的发展机遇在“如我+”平台上碰撞出火花。关田镇迅速行动,在石溪河畔精心打造了规范安全的溯溪体验场地。这个消息在本地青年群里“炸开了锅”。这里水流平缓、河道清理干净,醒目安全标识和救生设备存放点一应俱全,彻底告别了“野泳”隐患。“以前是‘心惊胆战’地玩,现在是‘放心大胆’地嗨!这里水质好,又安全,周末约上朋友来溯溪、打水仗,特别解压,我已经在朋友圈安利给好多同学了!”小林兴奋地说。这个由青年需求“催生”、融入安全理念的溯溪场,迅速成为本地及周边青年游客的夏日“新宠”,也为关田发展“青春版”生态旅游增添了硬核吸引力,绿水青山间跃动着安全的青春活力。
村民在网红打卡点戏水。 团崇义县关田镇委 供图
创业就业增收:路面硬化,“菜篮子”最后一米通了
对于关田镇许多从事农产品电商、小超市经营的青年创业者来说,通往农贸市场的那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小路,曾是每天开工的“噩梦”,也是顾客抱怨的焦点。“骑三轮车去进农货,颠得骨头都要散架,下雨天更是寸步难行。顾客嫌路难走,生意都受影响。”返乡创业青年小张对此深有感触。
据了解,关田镇青年座谈会上,青年志愿者汤丰华和商户的“吐槽”被认真记录。关田镇将解决这“最后一米”的梗阻作为服务青年创业、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很快,一条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的泥泞小道,直通农贸市场。“这路修得太及时了!现在进货送货又快又稳,再也不用担心翻车。顾客来买菜也方便多了,明显感觉人气旺了!”小张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条由青年“点题”、政府“答卷”建成的便民路,不仅疏通了物流的“毛细血管”,降低了青年创业的“摩擦成本”,更畅通了青年扎根家乡、奋斗发展的信心之路。它是“如我+”行动服务青年创业、落实赣州市“产业升级行动”和“乡村全面振兴行动”的务实之举,让青年创业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
“家乡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如我+’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青年在家乡建设中‘唱主角’,在解决身边事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关田镇主要领导表示,将持续深化“如我+”行动,换位体验,以群众视角关注民生实事建设,尤其关注青年发展需求,创造更多机会和场景,让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实现梦想。(记者 韩玉 通讯员 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