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能源保供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作为晋煤外运的主通道,涵盖侯月、太焦、新焦、新兖等线路的侯日通道运输任务繁重。近日,在太焦铁路北板桥站,一次配合工务更换道岔的接触网参数测量作业,成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新乡供电段筑牢运输安全防线的一个缩影。
车间技术员杨洪铨俯身盯着激光测量仪,当数据显示接触线高度变化量和拉出值超出安全限值时,现场技术人员迅速反应:“参数必须立刻调整回标准范围!”并立即与工务负责人展开沟通。本次作业工作领导人、车间副工长牛浩辰态度坚决:“安全容不得丝毫侥幸,任何微小偏差都可能是潜在风险的源头。”将隐患消除在“无事”之时,是铁路人深入骨髓的安全理念—— “防”永远重于“治”。
现场环境复杂,多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粉尘弥漫,噪音巨大,给技术复核和沟通带来挑战。三轮测量复核,四次技术交底,4台挖机同时作业,技术人员反复进行测量比对,并与工务方多次进行技术交底,相关参数最终被精准调整至安全标准区间,满足线路开通条件。双方负责人在确认记录表无误后完成签认。
此次作业是晋煤外运主通道日常检修维护的一个缩影。面对持续增长的夏季电煤运输需求,铁路部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正如杨洪铨在作业后表示,在设备检修环节的“较真”和“防患于未然”,是保障后续千万吨货物列车安全、高效、畅通运行的基础。正是这种将安全标准“刻进DNA”的“防患未然”实践,以及对“防>治”这一安全不等式的深刻践行,为后方千万吨货物的高效、稳定运输构筑了坚实屏障,有力支撑着迎峰度夏期间国家能源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见习记者 王煜鑫 记者 刘洪侠 通讯员 樊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