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搭伴“机器人”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发稿时间:2023-12-26 15:3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刘尚君)轱辘上裹着油污、机身上布满“伤痕”,就在前不久落幕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上,这台刚刚从施工作业现场“拖”回来的管道打磨-检测成套创新机器人成功突围决赛圈,荣获本届大赛一等奖。 

  “我们这套机器人系统历时多年研发,历经多版迭代,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油气、核电及市政等领域。”团队指导老师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涛教授介绍。 

  瞄准机器人发展前沿,把握机器人技术发展主流趋势,迎合机器人产业发展现实需求,本次由共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共设置工业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个人及家用服务机器人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5大赛道,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31所高校共计1017件参赛作品 

  而在最终入围的221件决赛作品中,凝结了不少像成都理工大学一样实战技能丰富、成果转化突出、产业融合紧密的参赛项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秦涛表示,大赛强化引领功能,既有高精尖的硬核科技、也有短平快的实用作品。 

  结合赛事鲜明的实践导向,本次赛事聚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这一关键命题集智攻关,主动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现实需要 

  比赛现场,来自天南海北的参赛团队掀起了“逛展”热情,这群年轻人自觉淡化了比赛的竞技性能,主打深度体验和高效社交。来自上海的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会师”在此,对无人机的技术路线、作业场景进行了技术交流。一位来自吉林高职院校的同学在“逛展”中直观感受到,“相较于比拼技巧,有很多机器人作品更关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成都理工大学的展位参观者络绎不绝。“管道打磨-检测成套创新机器人是我们学校在实践上走得最远的项目。”参赛带队教师、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彭悦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为助力国家能源安全建设,进一步提高管道安全保障能力,2019年成都理工大学依托学校智能装备与控制实验室,组建人才梯队开展管道成套创新装备的研究。从需求调研、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试验测试、产业化应用的每一个环节,学校鼓励师生深入实验室、走到需求的第一线,团队指导老师刘清友教授认为,“工科院校的师生一定要把基础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理论研究与产业化相结合,要懂行业和社会的需求,能够把知识转换成服务行业和社会的成果,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参赛学生苏滢滢大一进入项目团队。本科期间,她的课余时间多是在实验室度过,研究生阶段便跟随导师进行产品研发,往返于多个企业的施工现场。在一次次的试错、调试、改进中,她得到了技术锻炼和理论提升。 

  至今,成都理工大学项目团队几年磨一剑,通过自主设计与研发,已成功研制出多款管道机器人,授权国内外专利20余项,解决了管道行业诸多难题。管道机器人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引入智能化技术、优化了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不仅大幅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还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和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前,人工打磨一条管道需要5至10天,管道打磨机器人2天就能完成。”苏滢滢介绍。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对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的师生来说,绝不是一句纸上谈兵的口号。此次比赛,带队教师刘源和团队展示了一艘适航里程已达5000多公里的无人艇。今年暑假,这艘无人艇参加了安徽省水上运动中心、海事局、农科院等多个单位组织的水上测试,包括舰艇巡逻、应急救援、管理检测的任务。“一个夏天的实践下来,颠覆了这届学生对科研的固有看法。”刘源说,“以前他们片面地觉得,科研是坐在冬暖夏凉的实验室里,但是现在,他们才意识到科研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手段。” 

  机器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推动大学生优秀创新成果同社会、市场、资本、产业对接融合,鼓励学生作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参赛各方促进机器人技术、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寻找的“最大公约数”。 

  作为大赛项目路演活动的点评嘉宾,米茉 (山东)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卜凡东认为,校企对接融合需要因地制宜的成果转化,“从企业角度来说,我们更看重产品批量化的生产价值。” 

  秦涛表示,未来,在赛事打造上,还应切实引导同学们主动深入产业行业一线,扎实开展调研、找准需求痛点、形成创意来源,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参赛的动机由获奖驱动、任务驱动转为使命驱动、价值驱动。 

责任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