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青团网  >  团情快报  >  正文
江西樟树:画好“童心圆” 共绘“爱的港湾”

发稿时间:2023-09-17 09:1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这里有童伴妈妈的心理疏导,有志愿老师的艺术教学,有公益伙伴送来的蛋糕和爱心游戏……在江西省樟树市的38个童心港湾里,留守儿童笑容灿烂。近年来,樟树市以建设“爱的童心港湾”为抓手,将童伴妈妈、青年志愿者、公益伙伴等群体融入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让更多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花样陪伴”开启“心”生活 

  在临江镇民主社区童心港湾,小宇躲在童伴妈妈胡淑怡身后。6岁时,小宇的父亲入狱,母亲离开家庭。之后,小宇只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胡淑怡说:“一开始,他都不愿意来,很胆小。我周末就开车去他家接他,带孩子参加趣味活动,并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在胡淑怡的陪伴与关心下,如今,小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且性格变开朗了。 

  “特别感谢‘12345?青听?心灵树洞’,感谢冉老师,及时帮我走出心理困难,重新调整学习状态。现在的我对人生充满希望,希望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家住中洲的初中生王明丽说。 

  王明丽说的“12345?青听?心灵树洞”,是团樟树市委推出的心理谈话类直播栏目。青少年写信给“心灵树洞”,再由专业的公益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疏导。同时,该节目组还会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收集普遍性问题,通过网络直播解答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类似的“陪伴”特色活动还有不少,樟树市将多维帮扶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相结合,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七彩课堂”丰富“young”童年

  在永泰镇车埠村童心港湾广场,有一片荷花池。“孩子们平时在家不会去画画,现在我们依托这片荷花池,请专业老师过来教学,能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美景和提高画画的兴趣。”童伴妈妈黄迁说。正规的校外培训机构成为了童心港湾的公益伙伴,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姿多彩画面的课堂。 

  除了这片荷花池,童心港湾还有亲子书屋、广播站和17米长的文化长廊等。在公益伙伴的帮助下,孩子们在广场上参加体育运动,还能在书屋里看不同的课外书。 

  店下镇店下居委童心港湾中,存放着古筝、非洲鼓等乐器。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店下中心小学邹妍蕊组织志愿者老师,定期为孩子们上特长课。 

  “我们免费给孩子提供乐器、主持等课程,希望他们的课程更丰富。”邹妍蕊说。今年以来,店下镇店下居委童心港湾已汇集乐器学习、主持口才、心理咨询、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志愿者老师,开展特色课程23次。 

  “小小公益”点亮“大”爱心 

  在樟树市博物馆内,青年志愿者正和洲上乡童心港湾的孩子们,进行一场“寻宝记”的游戏。充满趣味的专业知识和游戏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开心不已。“我们团委每季度会开展一次‘宝贝出村’活动,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进城’,感受樟树的变化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关爱。”樟树童心港湾办公室负责人说到。据了解,“宝贝出村”活动是团樟树市委常态化开展的一项活动,联合青年志愿者、公益伙伴、爱心单位等,带着孩子们参观樟树的人文古迹、城市发展、红色教育、旅游景点、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成长体验教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我想要一盏护眼灯”“我想要一只篮球”“我想要一副耳机”“我想要一次课业辅导”……在黄土岗镇狮峰小学,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小小的心愿。在七一前夕,420个孩子们的微心愿带着期冀,在互联网端上线。随之而来的,是各方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温暖汇集。有的爱心人士一口气认领了30个微心愿,有的捐赠者发动亲友们一起认领。 

  当10岁的小西收到志愿者们送来的惊喜时,开心得合不拢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的她虽然不再有母亲的关爱,家庭环境窘迫,但依旧保有灿烂的笑容。“收到她自己许下的微心愿礼物时,感觉我的内心都被这个孩子的笑容照亮了。这次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志愿者说。 

  ?下一步,樟树市将加大对童伴妈妈群体的支持,增强公益队伍,形成社会合力,共同画好“童心圆”,让‘童心港湾’会成为留守儿童“爱的港湾”。(记者 秦亮 通讯员 聂珊珊) 

责任编辑:李晨